美文网首页
殷周之变

殷周之变

作者: 楚熙有出息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00:27 被阅读0次

变了什么?

讲述殷商周我们先进入大背景,我们要知道这三朝的“巫术”气息是特别浓郁的。首先我要说的就是文化变了什么。在这时候说文化也不太合适,因为我们要知道在殷和商可以说是没有文化可言的。这就是为什么学术界一直不承认有夏商的存在,因为并没有实际的记录了当时的存在,这能进行猜测。那么商周之变便是王国维先生说的:“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周朝改变了制度,从兄终弟及变为父死弟及、天下的观念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周朝可以安定天下的原因,周朝持续的时间比如今任何一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要长,这当然离不开周制定的合理的制度。首先来说父死子及的制度。字面意思兄死弟及变成父死弟及很好理解,但我认为这其中隐含着到后面出现大一统统治的逻辑。首先,这其中存在血统的关系,也就是最基本的。哥哥和弟弟自然存在血缘关系,但是往往都是同父异母的关系,也就是君王有很多小妾。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小妾就会为君王生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生儿子。这样假设来说,你现在是君王的一个小儿子,你的哥哥不幸去世,现在君王的位置空留下来。因为你是小儿子,所以在你之上肯定会有其余的哥哥,那等到你登上君王位置的时候,就不知是何时了!到了周朝就逐渐转变为父死子及,首先来说血统的关系。貌似这样来看血缘关系并没有近到哪里去,兄终弟及面对的继承者是同父异母,父死弟及面对的同样是同父异母。但这其中其实是权利的“自私化”!为什么这样说?父死子继的“子”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嫡长子。这一点是这个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选择已经不是拿“年龄”说事了。虽然这其中也存在了问题,嫡长子的年龄也就成了问题。但现在不谈这个。这样一变,我认为完全的避免了像殷商后来兄弟之间权力斗争导致混乱的局面。 前面讲到了一个观点,这促使了后来大一统的形成。为什么这么讲呢?大一统也就是独权,父死子继就是让权利变的越来越“自私”。这也就慢慢形成了所谓家族的构架,除了血缘这其中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文化的改变。在殷商最重要的就是得行,到了周朝虽然也有得行因素但已经开始慢慢注重地位和年龄。在这又不禁让我想到后来科举制的诞生。让更多的人来接触官位,但这里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是殷周之变到底变了什么。

相关文章

  • 殷周之变

    王国维先生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变? 三皇五帝阶段,...

  • 殷周之变

    变了什么? 讲述殷商周我们先进入大背景,我们要知道这三朝的“巫术”气息是特别浓郁的。首先我要说的就是文化变了什么。...

  • 初读《殷周制度论》

    《殷周制度论》是王国维先生撰写的论述殷周相关制度变革的经典论著。“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王...

  • 殷周革命——武王伐纣、周公辅政

    王国维先生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商时期原始宗教的氛围十分浓厚,整个文化笼罩在鬼神信仰之中。殷...

  • 演讲稿

    殷周之变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变! 如果现在让大家解释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大家会怎么回答?大爆炸?三皇五帝阶段,为什...

  • 2020-05-10

    八百年前的殷周之变,就是从商朝到周朝的这个变化,缔造了周代最基础性的体制结构,就是以分封制、宗法制为骨架的天下体系...

  • 读万卷书|《翦商》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李硕。 没有一定的宏观视域,是不可能看清说清一群人、一件事的历史意义的。 杜甫诗云...

  • 读史手记|读殷周制度论兼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一《殷周制度论》的写作背景:于考据中寓经世之意 葛兆光在《余音-学术史随笔选1992-2015》一书中收录一篇写于...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

  • 读《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先生是当年四大清华国学导师之一,他的学问连位列其中的梁启超先生都佩服甚至自愧不如。而且王国维先生治学严谨将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殷周之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nz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