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长歌》是朋友几次力荐的作品,说实话,本叨叨令原来对湖南卫视一向不怎么感冒,后来禁不住朋友的啧啧称赞,就赶着看了个收尾部分,一看而不可收拾,很快就被吸引进去——电影画幅,质感如丝绸,现场收声,代入感如磁石,演员都在气场里,对白也讲究,一句话:良心品质,朋友眼力没错,值得回头慢慢去细看一遍。

这一两天发现,《天盛长歌》卷进了一个漩涡里,以一个媒体人的敏感不自觉地跟进了一下,发现这事还真值得本令叨叨几句:
因为收视率而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有人认为是电视剧圈里的一场“山竹”风暴。个人认为,如果能以强劲的台风之力涤荡一下这个污浊不堪的圈子里滋生的霉苔,那倒真是不亦快哉!

《天盛长歌》在豆瓣等平台上得分达到惊人的8分,甚至播出首日在酷云的收视数据也很骄人,微博话题阅读量超6亿,市占率达到4.10%,曾经雄踞同时段榜首,在最新的52城收视数据中,直播关注度为0.83%。但是让郭靖宇的大脑开始变大甚至几乎炸裂的是另一个数据提供方CSM52城的索福瑞,收视率惨不忍睹,一直徘徊在0.5左右,0.16的数字更是创下了湖南卫视十年来黄金档的历史最低!连同期播出的一个二轮剧都不如。

究其原因,是因为《天盛长歌》没有按行业潜规则去“买”收视率。
本月15日,《娘道》的导演、编剧郭靖宇发布题为《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这是这场台风的风暴眼。他毫不客气地披露了自己的剧作《娘道》延播、继而被某卫视总监直接要求买收视率一事,文中出现的某位“大神”要价90万元一集,整部剧需要7200万元!在此前的购片合同中,电视台以120万元/集购得该片,郭导算了算,这“剪径的”胃口相当大,得“上交70%给他们当保护费,才能播出”。
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大的一篇文章,详细内容大家可以到郭导的微博上去看原文,直性汉子写得慷慨激昂。

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是:9月16日下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总局就收视率问题展开调查》一文,称“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有练达者称:官方表态字数越少,表明事情可能越严重。
那么,我们就好整以暇地泡一壶好茶,边回看《天盛长歌》,边坐等调查处理的结果。

但是,这事还需要再探究一下的是:在我们豪迈地宣称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还在把收视率那么原始的东西奉为圭臬?为什么要把这么一根快掉光了的鸡毛当令箭?或者说得再痛彻一点,为什么还要把这明知被人染污了的裹脚布当旗帜?
这个折磨得所有电视人失眠甚至猝死的收视率的简介如下:
CSM52收视率依托的是样本户,即索福瑞挑选一批电视用户作为代表,代表们通过日记或者电子数据的方法记录自己每天在什么时候看了什么节目,交回公司分析整合为收视率,再反馈给电视台、广告公司、客户。在我们泱泱大国的13亿的国人中,有52个城市最终分销了35618个样本。

这些代表是核心商业机密,连神通广大的电视台也不知道,只能被他牵着鼻子玩。但现在从郭导的声明看起来,索福瑞似乎也很无辜,“他们被五花八门的手段干扰,深恶痛绝。”
有点让人出戏的是,湖南卫视这个被喜爱《天盛长歌》的观众称为“神剪辑”的刀斧手,一刀寒光闪过,14集剧就横尸当场,甚至有些剧都被剪到了18分钟,还不忘要加广告的主,他首先说:“坚决支持广电总局打击收视作假,恢复行业良好生态,呼吁绿色收视。”那你被“污”了多少年多少次?可以配合总局说个清楚吗?

这样的怪现象在影视圈早已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卫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行业内怨声载道,就是但是大家都默默地伸着脖子被宰,直到遇到郭靖宇?
一部剧好不好,收视率被人操纵不关老百姓的咸淡,广告商爱上当你上去,但是一部好剧被人操纵,电视台被阉割导致好剧被剪得七零八落,那可就不行了,观众不能这样被当猴耍。

话又说回来,判断一部电视剧的标准,就不能把收视率的权重降成五分之一甚至更少,再加上酷云数据、视频的播放量、全网讨论度指数、社交平台的热搜次数、豆瓣猫眼评分等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来个综合衡量?
如果这样,郭导所说的“黑势力”污得了收视率,想把全网的数据都污了,累也得累死个鳖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