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暴气象雷,逆气向阳。
固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这一段主要讲述人的头脚五脏与天地自然的关系。
天有精气,地有形状。天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地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因此能够成为万事万物发生和发展的起源。
清阳上升于天,浊音下降于地,天地的运动和静止,是由阴阳的奇妙变化来决定的,因此能够使万事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直循环往复。
按照天地人三才,把人体分为三部分。
头对应天,天为阳气,要效法天来保养头的阳气,比如干洗脸、干洗头啊等。
要效仿大地来保养双脚,大地为阴,可以用手搓脚底涌泉穴,使得阴气充盈,双脚像大地一样踏实、坚固。
五脏在中央,要和人事相配。人事以和为贵,人事要和谐,所以五脏也要和谐。
自然界的天气和肺相通,地气和咽喉相通,风木之气和肝相通,雷火之气和心相通,山谷之气和脾相通,雨水之气和肾相通。
六条经脉好像大河,肠胃就像大海,九窍就像水所贯注的地方。
如果用自然界来比喻人体的阴阳,那么人的汗就好像天在下雨,人的气就好像刮风,人的暴怒就好像打雷,人的逆气就好像久晴不雨。
所以养生必须和天地自然的道理相应,否则就会有疾病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