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纲纪:纲领,要领。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法则,是千变万化世间万物运行的总纲,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也是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本。
神明:指自然万物的变化莫测。府:藏聚之所。自然界中蕴藏的无穷奥妙,都是依照阴阳对立统一变化规律而来的,因此诊疗疾病也务必审察发病的本源。
从阴阳变化来看,阳气轻清上浮,积聚于上成为天,阴气重浊,积聚于下成为地。
静止属阴,躁动属阳,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易动散,故能化生力量,阴易凝敛,故能构成形体。
阴阳之气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对立面转化,阴寒至极点可转化为阳热,阳热至极点可转化为阴寒,寒气凝结,会产生浊阴,热气发散,会产生清阳。
如果人体中阳气不升反而下降,就会因消化不良发生腹泻病。若人体中的浊阴之气不降而堵塞在上,就会产生胃脘胸膈胀满之类疾病。这就是阴阳升降运行失常而导致的一种病症。
清阳之气上升蒸腾而为天,浊阴之气下降凝聚而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由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下降之雨蒸发而成的。此段反复论证是为了说明阴阳互根,阴阳相互转化。
清阳:指人体各器官赖以发挥功能的精微物质中的轻清者。浊阴:指其中的重浊者。
人体的变化也是如此,清阳之气上升荣养上窍耳、目、口、鼻,人的呼吸、声音、听觉、视觉等依靠清阳之气才能维持。浊阴之气从下窍而出,如大小二便等秽浊之物从前后二阴排出。
清阳之气发散于皮肤、腠理和肌肉。浊阴之气内注于五脏。
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使其温度正常,运动轻便灵活。浊阴之气内走于六腑,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中的营养,排出体内糟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