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还是照例出门,步行在倾斜的大山坡上。见人们车水马龙地通行于此。正午的高阳却不见得暖,因为风丝丝寒。见如今中国疫情发展已经逐步走向尾声,街上的人们仿佛都不想戴口罩了,说是因为天气转暖戴口罩闷。见此景,仿佛要回归社会工作的日子将伴随这月结束时震撼来袭,谁让这是举国上下的全民行动呢。但既便如此,我却是孑然一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殊不知还能在“山居”停住多久?到那时,只怕想要再次提笔,我恐怕都得力不从心了。如今这样的日子,才真让我体味出一种“彻骨的空灵感”。失去后,才知珍惜。这是人类的“通病”
当夕阳西下,又见袅袅炊烟升起时,如此安静的之下,我还是百无聊赖,随意翻看起了空间里的相册。奈何却想不到,这次再看梦儿画壁相册,却忆起前生的绘画回忆........唉,回忆啊回忆,真如李太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篇所言:“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仿佛在说,前生的记忆已是遥远的昨天,再也找不回来,是铁的事实了。今日,被种种繁琐的事情绕心已久使人日日烦忧。奈何那段岁月,只有三年半的时间,可当真是“无忧无虑”。无论是在偌大的一间似“陋室”般的画室里学着各种画法,任凭岁月静静流逝,然而却可以专心致志地似刺绣般一针一线地体验各种画法的精髓。又何曾在那,春意盎然,景色秀丽的丰满区写生,如今给我所回味的印象,只徒留“岁月静好”了。奈何,从前在校所作的作品与画具,早已在我离开之时,迁葬在那座称之为回忆的“古墓”里终身不复古了。但是,那些画作与画具上却附着着我当初最纯洁的灵魂。把岁月也渲染地有血有肉,色彩缤纷、色调起伏。
在往后的岁月里,我只有把曾经所残存的记忆和残梦,而加以完善,拼接好,让它们犹如枯木逢春,像曾经的作品一样钉在画壁上:“啊.....梦儿,梦儿,啊.....梦儿,梦儿,来去无凭,来去无凭......无据......”——《留梦词》
初春的“临幸”
转眼间,疫情发展已过了第48天。今晨,我却走出了庭院,如今,却只见外面,土地裸露,白雪化尽,走在路上,却也感朝阳轻柔,凉风清清,步行山路之上,只觉自由洒脱,无世俗牵绊。春意盎然,已感近在咫尺也。无忧无虑地感受着身边平凡又亲近的风景,沐浴春风里,这真是种幸福,谁让心里无杂念呢,往往以“纯净”的心态感受到,身边不经意的东西,那其中,包含着幸福。所谓:“幸福近在眼前。”同时,这种幸福也为我在家“隔离”的日子“大放异彩”。我经营家里,使这个家变得舒适,又泼彩弄墨,渲染精神上的生活。且读文赏乐,更使生活不单调。如今,一切在这个时节已初见成效。
但是,近日来,在”读文“和”泼彩“上,我又有了新的追求,想我最近在读一些古典故事的杂志,上面所述,揭露的莫过于在历史长河中那些留下痕迹的名人所不为人知的”隐秘“面对长篇大论的人物故事,阅读时,内容真假难辨的念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谁让杂志的性质只是诸多作者编译很多形形色色内容相当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的故事呢,且读起来,虽说内容也让大众接受,却也包含着让人打发时间的目的.......然而,再论及”泼彩“的问题上,这油画棒、彩铅、马克笔、水彩笔,这些看似环保的绘画工具焕然一新的塞满了我的书架,而用它们所画的作品如今却也”成灾“。不由得想:”如此这样下去,且无新意?外加画法也显太过于规格,不显自由飘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