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暗示:一项心理学的小把戏

心理暗示:一项心理学的小把戏

作者: 最重要的是思想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23:30 被阅读0次

心理暗示:一项心理学的小把戏。

如果你是一个被心理学家算计(当然心理学家是受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唆使),动用了一些社会上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被各式各样的心理暗示包围着的人。如果你在心智上有一点点的薄弱,那要是想跳出这心理学的陷阱可是十分的困难。不过不必太沮丧,心理学家的水平是有限的,社会上的人力资源仅仅是那种听人话、受指使的工具。他们根本不明白心理学到底是用来做好事的,还是用来害人的。如此的一唱一和,一方在后边操纵,另一方在前面做提线木偶。前面的人根本就是蠢到家的无与伦比的无知。他们没有头脑明晰人和事的根源与后果,仅仅是受人指使的表演者,在这样的状态下,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但这也是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下人们的宿命。以他们的心智而言只能是这样的局面,没有其他的可能。只能是别人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对与错人们没有能力分辨,后悔与否自己早晚会知道。人们的苦难是自己造成的,其他人无法拯救,无能为力。但是别人把一切识破之后,要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切记:不要干涉别人的自由,不然你们后悔的时候会欲哭无泪!

现代心理学被滥用是很普遍的事情,而且中国人还没有一套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的思维与心态以及文化底蕴与现代的西方国家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直接套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是不合适的。在目前,中华民族除了借鉴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套路之外,凭的还是对于社会人心的感性认知和经验之谈。在这样的状态下,当人们遇到一个心智和头脑远远高于一般层面的人的时候,感性的认知和经验就不再够用了。因为心理学的理论中有一条,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提到:如果某个人想借助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或是经验研究某个人,这样的行为与计算机时代电脑系统的兼容性相似:向下兼容。也就是说:某个人想研究某个人,前者的水平高于后者,可以行得通;而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的水平高于研究者本人,那么研究将难以进行,因为作为研究者你根本无法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和思想,因此如果你要刻意、勉强、执意的去研究比你高的人,那么换来的就是:自己在根本不懂的情况下犯下无数的错误,给自己留下无法弥补的悔恨。

研究别人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人们应该先研究自己才对;干涉别人的自由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人们应该做的是先管理好自己;滥用心理学,想用心理暗示控制别人更加是错误的,因为人们应该明白:在人世间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控制在别人的手中。这是关系到人性中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卑劣的关键问题。按照心智的高低可以区分出人们的能力水平;按照道德品质的良莠不齐可以区分出人们的品性优劣。然而,无论俗世间的人们高低优劣如何,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就算是头脑和心智不够强大的人,他也会想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本性。这样的本性不应该被抹杀、被压制、被剥夺,因为违背人类本性的事情是万万做不得的。当每一个人过着符合自己本性的生活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笑容,心中才会体会到真真切切的幸福。

相关文章

  • 心理暗示:一项心理学的小把戏

    心理暗示:一项心理学的小把戏。 如果你是一个被心理学家算计(当然心理学家是受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唆使),动用了一些社会...

  • 【转】心理暗示蕴含的巨大力量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心理暗示,心理学家称,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是人们进行心理自愈的重要方法,那么,什么是心理暗示? ...

  • 游泳的经历让我懂得:打败消极自我暗示,走向人生巅峰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暗示两种。平常生活中两种暗示我...

  • 心理学主题教育系列~心理暗示(1)

    心理学主题教育系列----心理暗示(1) 文/暖阳君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

  • 【解原理懂世界】一念起,便已注定了结局

    心理暗示 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解析: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

  • 催眠真的有用吗?

    关于催眠的心理学理论,最重要的是心理暗示理论。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日...

  • 巧用积极暗示

    如何巧用积极暗示,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一项来自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的调查表明:几乎90%在品质、意识和智...

  • 如何给到孩子积极暗示?

    如何巧用积极暗示,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一项来自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的调查表明:几乎90%在品质、意识和智...

  • 良言一句,胜抵千金

    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告诉我们: 父母的否定、打击、批判,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声音”,形...

  • 晃圈聊天03 | 学会暗示

    早上7:00开始晃圈儿,半个小时了。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学会暗示”。 在心理学上,“暗示”是一个很多心理学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暗示:一项心理学的小把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te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