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评《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的“创新

评《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的“创新

作者: 三阿木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23:29 被阅读0次
    或许没人看到这个文章但是必须要说一下

    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可以说从来拍就一直吸引着大众的眼球,不仅仅因为新作,更因为当代社会的拿来主义。自从冯导开始宣传《我不是潘金莲》电影市场上就有《我就是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电影要开拍。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靠《我不是潘金莲》博取一些关注度,归根到底还是商业化的炒作,我借你的人气换我的收视率。类似的事件早已是无独有偶了,这便迫使当代电影领军人思考思考电影走向。

    对于冯小刚的作品很多人都不陌生,从《甲方乙方》到《没完没了》再到《非诚勿扰》等一系列具有“冯氏幽默”的商业片奠定了其“贺岁片之父”的名号。《我不是潘金莲》虽不是在贺岁片之列但在内容上则是显而易见的看到了“冯氏幽默”。但冯小刚不满足于单单的幽默,而是在影片中有几大“创新”以下就一一列举。

    评《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的“创新

    一、新颖构图博人眼球

      作为第五代导演,如果不是每年有电影放映可能会在当代被人忽视,这便是大众传媒时代导演的惶恐,第六代导演占领市场,新兴导演又去雨后春笋般“冒出”,所以冯小刚在《我不是潘金莲》上以构图博得噱头,吸引大众视线。

      影片的主题构图基调是圆形,对于圆形构图冯导也表示过怎么理解“都行”,但所谓的怎么理解并不是瞎理解。纵观冯小刚拍过的所有片子,不难发现《我不是潘金莲》跟《秋菊打官司》题材上有些相似,而要区别两者必须采用些艺术的加工,所以就出现了圆形构图,这一目的是让观众有所区别。从电影本身来看,由于圆形构图的局限电影中的景别大多在处于中景以上这就产生些视觉局限,但又很好的看到演员的细微变化,而从演员的神态动作反映社会现状,但这一点方形构图比圆形做的更好。影片对于北京用方形构图,从北京便可以思考封建的历史刚性的规律就如同在方形线条,两者之间的偏差以方与圆对比体现。一面是思想落后的小县城,一面是大国首都两者的对比更是上访这一社会现象的映射。

      二、鲜明讽刺引人叫爽

      曾经封建的体系使人不敢直面表达,所以就产生了隐喻,从唐诗宋词到如今的电影创作,古代的文人骚客多半是以次手法表达自己的不得志,当代电影往往用隐喻讽刺社会现状。

    在中国电影中所谓的隐喻就是欲抱还羞,相比于用隐喻《我不是潘金莲》的讽刺可以说是光明正大。影片有两大讽刺,第一小城镇人的思想落后,打官司是证明离婚是假的,上访是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原因不免有些荒诞,十多年的上访显得更为荒诞,拿现在来说谁会为了一个假离婚、一个我不是潘金莲上访十年。原因一个是李雪莲思想的局限,另一个原因便引出了第二个讽刺:对政府,但是冯小刚没有直接明了的讽刺而是以小见大,以点见面。官员的名字就是一个讽刺点,史为民、王公道、贾聪明这些官员的名字不禁让观众笑了一笑,用幽默从而达到既讽刺有不伤和气。言语对比的讽刺也有很多,比如请老领导吃饭说荀院长给了自己五条禁令,而后李雪莲说你们天天这么喝醉能不把案子判错吗,两段话的对比便是一个讽刺。有位影评人这么说过:最讽刺的往往是心酸,最荒诞的往往是现实。《我不是潘金莲》讽刺和荒诞的融合是现实中的心酸。

    评《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的“创新

    三、当红女星弄巧成拙

      每个人物的介绍都会在人脑中有个大概的轮廓,王宝强的接地气,刘亦菲的仙气等这些逻辑都是固定在人的大脑中的,电影的演员选取尤为重要。

    《我不是潘金莲》是商业片,作为商业片当然要以明星吸人眼球,冯小刚就把目标锁定了范冰冰,这就引起电影播出后的“大众吐槽”。吐槽不代表不好,范冰冰给人的印象是高贵、大气怎么也不能跟村姑联系在一起,即使在农村学习,穿几十年前的衣服看着也不像村姑,只怪她的形象早就刻在大众的印象里。在这吐槽:范爷扮村姑就跟本山大叔演高富帅一样,每个明星都有自己的定位要根据定位而选角色,不是不能突破但突破需要积累,只有质变才能促成量变。但范冰冰的三个月不请假专心拍电影和穿着几十年前的衣服体验“村姑感”值得现在的“小鲜肉”,“小鲜花”们学习。即使有诸多的不称心意,但对于当今电影业精神可贵。

      创新的手法,独特的视角促成了《我不是潘金莲》,即使电影上映褒奖不一,但其电影创作的态度值得称赞。对于冯小刚的商业片观众更喜欢他的灾难片,近些年中国的灾难片屈指可数,而商业片独占鳌头,但是有一个细节一些新兴导演喜欢拍文艺片,算是个好兆头,产业的平衡发展才能得到兴盛,正如电影需要创新。

    评《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的“创新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灵域,就像吴亦凡不适合演戏范冰冰和他一样,我希望的是流量小生们放过影视圈,影视圈的大佬们静下心来好好做电影,我认为口碑大于流量前提是好口碑和只有流量明星毫无演技可言。始终记得一句话:中国不缺导演但是缺好导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的“创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te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