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四月天里,我跟随着一群爱阅读的同行,开启了“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王荣生教授主编的教学丛书8本套装的阅读。开始,我是很兴奋的,因为以前从没有这么系统的去读,从没有和一群人一起读、去探讨。期待着自己有新的思考、对语文教学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首先阅读的是《阅读教学教什么》。这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备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在这本书的前言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是值得慢慢读的书,这是需要用笔来读的书。听从王教授的建议,我读的很慢,由于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有的部分还要反复咀嚼。最终,有很多的地方还不是很明白,但开卷有益,三个部分读完,我对阅读教学还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阅读教学中基本概念的认识。比如:阅读与理解、阅读能力、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以前对这些概念的认识是模糊的,读完这一章节,才算明晰了。知道了理解有三个层次:表面理解是对字面的理解,是低层次的理解;篇章结构的理解和读者能够结合社会经验对所读到的材料有深刻的、自己的理解,这是高层次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做到高层次的理解。
在这一章里,我学到了一些新词:阅读取向。阅读取向就是阅读方法、阅读姿势、阅读目的,在平常的读书中,我有这样做过。比如:读《红楼梦》,我第一遍读的时候,是有声读的,第二遍读的时候,是为了了解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等美女,所以是跳读的。学习课文的时候也有这样做过,但不知道是阅读取向。知道了学生的“语文经验、人生经历”是学习的起点,学习目标是学习的终点。教师要做的就是——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备课就是要把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这是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经验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在该看的地方划评注,因为学生还没有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这时,学生的语文经验离课文较近,阅读方法合拍,课文多元理解的空间较大。正所谓“诗无达诂”。
收获最大的是,明白了教师要正确解读课文,必须首先要学会判断课文的文本体式,这篇课文是散文、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一定要判断准确,文体体式判断准确了,教学目标才有可能是正确的,才可以讨论学情,明确教学的起点。作为老师,一定要明白,课文的文本体式,不是“这篇课文有什么”,而是“这篇课文的什么才是关键”。我们要多关注一篇课文的关键处。选择“教什么”,是要根据作为完整的“语篇”,根据这篇课文的关键处来处理。
在“共同备课工作坊”里,大家对同一篇课文解读的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认识。这些老师都是各地市的优秀教师,我看完后觉得他们解读的都不错。但经过专家的分析,很多都是没有确定好文本体式,都有所偏差。看到这里,我有些冒冷汗:作为语文教师,我的文学积淀太少了,教学专著读的太少,要想上好课,必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在这本书里,我还看到了教师在文本教学解读中的身份。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去读用自己的心去读。其次,作为研究者去读。我们语文教师是专业人员,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析,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为什么感动、为什么欣赏。这篇文章必须理解、感受的地方在哪里。最后,才作为语文教师的身份去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教学生学会阅读。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本书,让我对阅读教学混沌的认识逐渐明晰。读的很艰难,也很开心。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会结合这本书,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