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教育,大家都想通过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位优秀的,有用的人才,但在教育中因为父母性格爱好、教育观念、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期望等等不同导致了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以下些种现象你家有吗?
以下这些偏差“有的家庭则改之,无的家庭则加勉。”
第一、只注重“成长”,忽视学习。
现在很多家长对让孩子“自由成长”这一理念深深的认同着,认为让孩子自由成长就是让孩子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认为让孩子自由成长就是不干涉孩子的任何行为,不论对错,好坏,孩子想要的都满足,孩子要做的都赞成,家长没有底线,孩子更没有原则。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容易变成我们常说的熊孩子,这类孩子童年过的随心所欲,没有一点规矩,但步入学校,步入社会后是属于不受欢迎型的,甚至可以说是人见人厌的。
再或者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知识学习一点都不上心,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都没有关系,但是孩子总归是要步入社会的,在这个科技知识日新月异,呈“爆炸式”增长的社会当中,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要学习,要是自己有一技之长,而忽视孩子学习,认为孩子学习不重要的家长您能保证孩子步入社会的那天能适应社会吗?您能保证孩子在社会中不能生存下来时还能那么开心吗?
这类父母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注重孩子的“成长”,因为成长是包括多方面的,准确是来说,这类家长只是在做着低级动物也会做的事情,让孩子健康的长大,而不是长大“成人”。
第二、只强调“学习”,不注重身体健康。
这种现象更是常见,但很多家长却不自知,真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我只要稍微提一些常见的现象,父母马上就能够知道我指的“不注重身体的健康”是什么了。
很多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超前让孩子学习一些本不该在他们年龄阶段学习的东西,比如2、3岁的孩子就握笔写字,手指都还是软的就送孩子去学钢琴,再比如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必须每时每刻都该在学习,不懂的劳逸结合,认为只要孩子在学习那其他的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用做,因为忽视锻炼,身体变得亚健康,稍微变个天就感冒发烧甚至住院,孩子的体质差,隔三差五的生病进医院,但父母们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第三、只强调知识学习与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听到要注重孩子的学习、要注重孩子的健康,便开始注重起孩子的学习与身体健康来,为了让孩子多学些东西,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学前班,为了让孩子不生病坚持让孩子锻炼身体,给孩子买各种保健品,孩子确实成绩好了,身体也长大倍棒,但这类家长依然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
为什么那么多高学历的孩子犯罪,其中很重要是一个原因就是“心理不健康”导致的。因为心理扭曲,使他们做出一些非人性的事情,孩子不会莫名其妙就心理不健康,更不会无缘无故一下子就心理扭曲,压死骆驼的真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吗?当然不是!这都是由一个个小的问题积累起来的,像平日里父母不理解孩子,不及时和孩子沟通,不和谐的亲子关系等等都是导火索。
更多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厌学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
家庭中常见的几个错误的教育方法。家庭中常见的几个错误的教育方法。
这几种常见的错误都是出现了教育的极端,父母往往都是只注重孩子某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但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要培养一位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只有道德、智力、劳动、审美、身体的完善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的,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