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贾充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说到那个彪悍狠毒的西晋丑皇后贾南风,估计大家都多少了解一些,贾充就是贾南风她爹,一手策划并把他的丑女儿推上皇后的宝座。
贾南风为争夺朝野权利,拉拢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展开了同杨太后她爹杨骏之间的权利斗争。
虽然最后贾南风把杨氏集团赶下政坛,但却牵引了长达十六年的内部斗争-八王之乱,这也直接导致了西晋的衰落和五胡对中原的入侵。
贾充一生中较大的恶劣事迹有四件,容我在此简要梳理如下:
第一件事是帮助司马昭消灭曹魏政权。
曹魏的最后一任小皇帝曹髦,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是个有点追求的青少年。由于司马昭掌握大权,目无皇帝,对曹髦总是颐指气使,曹髦毕竟年轻,经常忍耐不住,常对别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后来曹髦终于忍无可忍,一激动就召集一帮宫廷里面的值班侍卫和一些太监,自己坐着战车拿着剑在上面指挥着,向司马昭的办公地方杀过去。
这个可怜的小部队在行进的途中,撞上了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此时贾充带有约三百个手下。拦住了曹髦小分队的路,曹髦呵斥贾充让开道路,贾充知道这是显示自己的作用,向晋王司马昭表衷心的最佳机会。
他不但没有让开道路,反而带领手下与曹髦干起仗来,这可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的大逆不道之举。
双方激战约有两个时辰,曹髦的小部队还真不是盖的,战斗力非常强,大概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支持着他们吧,杂牌军竟然将要把贾充的正规军战败。
贾充眼看自己的手下就要败下阵来,有点着急了。也难怪,毕竟是以下犯上,这些士兵心里还是有些发虚,不敢下死手啊。
正在这时,时任太子舍人的成济也带兵跑了过来,成济问贾充为什么干起仗来。贾充脑子转得很快,就厉声对成济说:“司马公豢养着你们,正是为了今天呢,还问什么问,帮我干就是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81309/979836f7cf0001fe.jpg)
成济一介武夫,哪里会想那么多。他应该是武功比较厉害,只见他手执长戟,一个鹞子翻身跳到曹髦的车驾前面,手挥戟舞。
曹髦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还没反应过来,已被长戟刺穿胸膛,他还没看清是谁刺中了自己,就直挺挺倒下身亡了。
事后司马昭假惺惺地痛哭流涕,表示一定要替皇上杀了这些乱臣贼子。攸攸之口,还是要堵的,贾充作为司马昭的心腹自然没有被杀,倒霉蛋成济做了替死鬼。
第二件事是力助司马炎得到世子之位。
司马昭存活下来的儿子只有长子司马昭和次子司马攸,司马攸在各方面都很出色,深得司马昭喜爱。
因兄长司马师没有后人,司马昭把司马攸过继给了兄长。司马昭经常叹息说道:“天下本来是我兄的天下,我不过因兄成事,百年以后,天下应归我兄继子,我心方安。”
等立世子的时候,司马昭准备立次子司马攸。这时左长史山涛劝阻道:“废长立少,违礼不祥。”
贾充这时已进爵列侯,也劝司马昭不宜违礼。还有司徒何曾,尚书令裴秀,也同声附和,请立嫡长,因此司马炎得立为世子。
司马炎篡位后,自然厚待贾充,封卫将军贾充为鲁公。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81309/936e42cd4e77f8e9.jpg)
第三件事是助贾南风得到太子妃之位。
贾充一步步高升,手握大权,仗着受皇帝之宠爱,盘踞朝堂,党同伐异。一些忠正的大臣自然看不过去,却也无可奈何。
正好当时西北秦州凉州有战事,武帝准备选人去督战,有人奏请皇帝,请派贾充都督秦凉战事。武帝竟然答应了这个建议,并立即颁下诏书,迅雷不及掩耳,让贾充莫名其妙。
贾充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只会阿谀奉承,去秦凉督战只有送死的份,却又无法推辞,只好借口说要招募士兵,迁延了几个月;到了寒信迭催,不好再推迟一个,只好硬着头皮,上朝辞行。
他的好友荀勖对他说:“闻主上正在为太子商议婚事,你还有两个女儿没有许人,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谋划一下。如果成功了,就说准备女儿的婚嫁,自然可以不去西北了。”
贾充无奈地苦笑说恐怕没有这个福气,荀勖却说事在人为。
最后竟然由贾充的老婆郭槐,贿赂司马炎的皇后杨氏,还有夫人赵粲,疯狂地鼓吹枕头风,再有依附贾充的那一帮佞臣信口雌黄,把贾南风说得天花乱醉,娓娓动听,竟让武帝司马炎一口答应了这桩婚事,竟然不宣贾南风一看。
金口玉言,就这样彪悍凶猛、短黑丑陋的贾南风得立为太子妃,也为西晋接下来的崩盘埋好了地雷。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81309/20943dc0310fbba1.jpg)
第四件事是多次阻挠西晋讨伐东吴。
西晋初期,适值东吴国主孙皓荒淫无度、肆意乱杀、不理朝政,西晋军政名臣羊祜做好了一切准备后奏请武帝,力请伐吴。
这表呈上,武帝很是赞同,随即召集大臣们一起讨论一下。这时贾充和他那帮同伙一起大力劝阻,说国家在西北的秦州和凉州的外寇入侵还没搞定,这个时候在东南方不好与东吴展开战事,武帝为稳妥起见,放弃了这次机会。
后来讨伐东吴的机会更好了,西北战事也已平定。西晋的益州刺史王浚,了解了东吴那边的情况后奏请朝廷讨伐东吴。
武帝在朝会上安排准备讨伐,贾充一听这次真的要讨伐东吴,急忙上前谏阻,荀勖冯紞,也上前随声附和。武帝忍不住发怒了,瞪着眼看着贾充说道:“你作为国家的重要大臣,为什么屡次阻挠我出军讨伐?今天已经决定东征,成败不关你的事,不准再多嘴的!”贾充碰了一鼻子灰,又见武帝发怒,又惊又趴,急忙脱帽爬到地上磕头谢罪。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81309/fdb21d640d36c4e2.jpg)
在讨伐战争的过程中,碰到春雨水涨,贾充急忙上书罗列一堆理由,请求罢兵。所幸武帝未听他的,最后终于一举消灭东吴。
作为国之重臣,本该为国筹谋,为君解忧,然而贾充却只顾居位敛贿、贪图享乐,且唯恐别人借战争胜利,荣立大功,妒功忌能太甚。
最后贾充因病逝世,活了六十六岁,古人七十古稀,如此大恶之人竟得以长寿病亡,可谓天理不公。然终归作恶多端,永留骂名,长寿又有什么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