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经常听到一些这样的话语:“她哪有那么厉害,只不过,利用美色来达成业绩”、“他有本事自己开公司,还是仗着自己是富二代的缘故!”“我听说,她之所以能够进入重点高中读书,是假借赞助费的名义,买到的学位呢!”这些如此负能量的话语,时常充斥在耳边。其实,这些话语还是透露出一个事实,凡事有例外,比如所谓的“潜规则”。
要我说,没有所谓的“潜规则”,只是你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已。说说我身边周围一个朋友的案例。前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娟娟打算去学车、考驾照,以后接送孩子上学会更方便。她的老公不是很赞成,说她平时当会计的工作就很忙,加上天生方向感弱,学车估计要挺久的时间才行。
她还是坚持,毕竟任何事不是尝试,哪有成功的道理呢?她老公提前跟她打“预防针”,说一般驾校的教练脾气不是很好,偶尔时不时要孝敬一下才行。
娟娟一直以来都是很老实正直的人,想不懂孝敬是什么意思。于是,她很直接的问:“为什么要孝敬啊?我已经交六千多的学车费,如果他真的用心教我,我是应该要有所表示。”
她老公回她说:“你交的钱,又不是直接进入教练的口袋。时不时买包烟、买瓶饮料或是给点红包,人家才会给你好脸色,耐心教你。要不然,你就等着挨骂吧!”
最后,娟娟也没有听她老公的话。毕竟刚开始学车,她还不知道教练是怎么样的脾性。如此讨好法,不是她的作风。
后来,由于她天生方向感差,比别人学得慢。加上她学车,穿着朴素,方便练车。其他的学员,女孩打扮的大多数花枝招展,男的也是借任何机会讨好教练。
估计自身没有多大的特点,性格上娟娟也是温柔贤淑。一开始,教练是不把她放在眼里,时常训斥她学车慢,怎么教都不会。
娟娟一开始也是忍下来,认为自己学车的能力差。相反,娟娟越能忍,教练对她的态度就更差,有时候骂声连整个教练场都听见。
在学倒车入库时,这个教练就是简单教她一遍如何倒进去,说倒车是凭感觉、找准时机。娟娟有点懵懵懂懂,就试一下,还是没有倒进去。此刻,教练就开始骂她,说:“你怎么那么笨,明明教你怎么倒,还是不会呢?人家那么聪明,几乎不用练都可以倒进去。”
教练又在纸上跟她描述一遍,说大概哪个时间段倒。紧接着,娟娟又倒了一遍,还是没有倒进去。这个教练就大声骂道:“你自己一个练吧!我不管你了。你只有不撞车、不撞死人,随你怎么开!”随后,他自己就在副驾驶室上玩手机。
娟娟想着多练几遍估计还有机会倒进去。结果,她练了半个小时,还是不行。这个教练一看时间到,气呼呼的打开车门,摔门而去!
周围的人都看着她,她第一次严重怀疑自己的智商,第一次对自己如此没有信心。
最终,她还是做了一个决定,走进驾校负责人的办公室,直接要求换教练,说他的服务态度差,申明自己是来这里学车的,而不是找骂的。
那时候,她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就说她不应该这样,而是塞红包解决。实在不行,就挂名在这家驾校,寻找另外一家驾校的教练按时收费补课。他们都认为一般驾校是不肯给她换教练,如果答应换,说不定比原来的更差。
她就是不愿意搞这些已经大众化的“潜规则”,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最终结果也是令她满意,换了一个经验老道的教练。这个新教练,不仅亲身示范,还耐心讲解。所以,短时间内,她就拿到驾照。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她也是从来没有给过他任何好处。只是,拿到驾照的当天,她请他吃饭以示感谢,也被这个教练拒绝了。
照我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想人们想象的糟糕,也不是所以的人都是一样,喜欢争权夺利。即使生活在一个如此糟糕环境,尝试着与众不同,洁身自好。说不定,会有以外收获。
哪怕“潜规则”是一条最好的捷径,保持自己原则,不违背自己的良心,这样的成功才算是真正愿意上的成功。
我印象中,有一家大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挑选众多适合的人员面试。这些人员经过第一轮的面试、第二轮的口试,到最后第三轮的笔试。不曾想,脱颖而出的尽是一位学历、资质很平凡的人。
大多数人不服,就问他们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原来,在第三轮笔试中,有一道这样的试题,就是叫写出上任公司的秘密以及合作对象、竞争对手之类的。一旦写出这道题,就很大程度上获得面试胜利。很多人不愿放弃丰厚的工资待遇以及唾手可得的工作机会,没有犹豫就写出来。
唯有这位仁兄,在这一道题留出空白。也对,一个连上任公司机密都可以出卖的人,委曲在如此卑劣的“潜规则”条件下,没有自己的操守,新公司凭什么信任你、凭什么敢用你。以后当你离开时,下家公司也是叫你写出这样的机密,不用想也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了。
所以说,没有所谓的“潜规则”,只是你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就拿这样为借口,犯下罪责之后,却说自己是无辜被莫名其妙“潜规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