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数学启蒙”,我们总会发现身边有这样两类妈妈。
第一种妈妈:“放养式教育”。这类妈妈普遍认为,数学和早教是完全搭不上边的。到了小学,孩子该会的东西,自然就都会了。
第二种妈妈:“填鸭式教育”。这类的妈妈要么早早要求孩子背乘法口诀,要么教孩子掰着手指在做加减运算。
其实,真正的数学启蒙,并不单单只是会数数,会计算这么简单。今天的育儿话题,我们就从数学启蒙的4大概念说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1ad94fe3c664ce71.jpeg)
数感
什么是数感?顾名思义,数感就是孩子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和敏锐度。
数感启蒙,应该是在生活中完成的。只有不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压力,他们才会对数学感兴趣。周围的生活环境,就是数学启蒙的最好场所。
“来,宝贝,看看咱们家住几楼?到了电梯里,我们应该按几才能回到家?”
“宝贝,你知道自己几岁了吗?”
当孩子对数字产生兴趣以后,我们便可以进行下一步引导了。用手指进行点数,数数周围一共有多少物体。
熟悉这一步以后,我们甚至可以让孩子尝试比较。这个大还是那个大?这堆多还是那堆多?怎么样?这样的学习,是不是比逼着孩子拿着本子演算要强得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9b6b73bb9564f90d.jpeg)
几何
宝妈们,千万不要再错误地以为:几何只有到了初中才会接触到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这些都是方位认知呀!
长方形、圆形、正方形,这些基本的几何形状,从现在就可以学习。而认识形状,正是几何启蒙的基础。但是很多妈妈容易走进几何启蒙的误区: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如果孩子没有在短时间内掌握或听懂,妈妈们难免会出现质疑,甚至焦虑的心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是随时可以抓住机会,向孩子灌输几何概念的。
“看看妈妈给你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宝贝快要过生日了,我们定个什么形状的蛋糕好呢?”
有没有发现,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把形状说错,但是“耳濡目染”得多了,他们也可以随心所欲得“驾驭”形状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dc36948c8c998d56.jpeg)
估计
估计启蒙,可以用语言贯穿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爸爸吃的饭多一些,妈妈吃的饭少一些。”
“宝贝的小手,需要戴小手套,妈妈的大手,需要戴大手套。”
早教启蒙的关键,是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打好这个基础,孩子才会想着去进行更多、更深的探讨。
等到进行更进一步的正规学习时,孩子才会感到特别的轻松。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8517eff90443adac.jpeg)
规律
想要做到“规律”,首先应该明白一些和条理有关的词汇。第一、第二、第三,首先、接着、然后,这类的字眼都是和“条理”有关的词汇。
规律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整理玩具的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孩子摸清规律的门道,还会无意中教会孩子归类。
“宝贝,我们把小汽车放进一个整理箱,把乐高放进另一个整理箱,好不好?”
“红色的玩具放到这边来,绿色的玩具放到那边去。”
怎么样?是不是又上演了“寓教于乐”的场景。孩子光是乐呵呵地在那里忙活,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把规律,运用炉火纯青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fdffd8b5a6c4932d.jpeg)
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看看怎样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数学启蒙。
1.当你又一次站到玩具柜台前时:
看看家里有没有可以进行数学启蒙的玩具?比如:带数字的玩具、拼图。如果还没有,请用它们代替你准备入手的玩偶吧!
2.当你着急孩子只会数数,不会计算时:
记得默默提醒自己一句:数感远远比计算更重要。我的数学启蒙4方面做好了吗?
3.当你觉得数学离孩子很遥远时:
请对自己说一句:数学源于生活。只要留心,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数学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87255/d946c9c734ac4b50.jpeg)
育儿路上,你我同行。今天的育儿知识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