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5/17

论语学习5/17

作者: 杨钥钥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22:16 被阅读0次

2022年5月17日

【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译文】孔子说:“寒冷的季节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

日久见人心,这句话代表中国的一种文化,时间长久经历考验,我们才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本心

【原文】子曰:“知②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受困于外物,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注:①“凋”也作“彫”。②“知”通“智”,见《论语集释》

佛家有三宝,佛 法 僧,道家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谦。儒家有三宝,智,仁,勇。首先智者不惑是不惑于外物,不会受外面诱惑不会对浮于表面虚荣的东西所影响,这就是明智就是智慧。仁者不忧心中有别人,真正有仁心的人忧愁就会少很多。会换位思考会替别人考虑,这样自己的优势就会少很多,足球的根源是自我的放大,如果心中有别人,放松自我忧愁,自然就减少了。勇者不惧并不是什么都不怕,还是要有勇气。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和他一同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未必可以和他事事依礼而行;可以和他事事依礼而行,未必可以和他一起变通灵活处事。”

求学的4个阶段可以共学,就是说入门开始学习叫做共学,其次可以是道,就是虽然大家都是一起来学习的,但未必都是来求道的,很多人是为了交朋友而进入学堂,也就是追求道,第3个阶段可与立,就是守道。第4个阶段可与权,也就是权变。也就是通权达变,关键是掌握尺度,这就是最高的境界

【原文】“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 “唐棣树的花,翩翩地摇摆,难道不思念你吗?是因为家住得太远了。”对于这四句诗,孔子的评价是:“那是没有真正思念啊,如果真的思念,又怎么会觉得遥远呢?

一切放弃前行的理由都是借口

相关文章

  • 论语学习5/17

    2022年5月17日 【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译文】孔子说:“寒冷的季节到了,才知道松柏...

  • 每日复盘分享

    5-90/Day17/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2.1/个人成长篇】《论语·先进》 【一】学习内容...

  • 学习《论语》(17)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说:“赐呀(子贡的名字),可以和你谈《诗经》了,告诉你以...

  • 论语学习(17)

    子路篇20-22章内容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学习《论语》(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1000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谨认...

  • 论语学习(5)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

  • 学习论语5

    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 所以在孔子看来,人是值得尊重的,人又应该是自重。读论语,我们会发现,...

  • 学习论语5‖关于《论语》

    (一)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

  • 《论语》学习日常17

    《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施行德治仁政可以得人心,...

  • 论语学习6/17

    【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5/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co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