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5期“礼”专题活动。
每次出行,无论在机场还是火车站,都有专门出售当地特产的专卖店。其中有一类商品叫伴手礼,一般销量都不错。伴手礼,顾名思义就是登门拜访不能空着双手,拎一点礼物,图个情意绵延。
小时候过年,每次去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都必带一大包礼物。那时候,由于物质比较匮乏,所以带的大都是一两包糖,饼干,再加上自己做的糍粑、腊肉之类的。有意思的是,当拜完年返回时,爷爷奶奶他们也不会让我们空着手回家,会准备一份回礼。可是如果不仔细看,就会发现怎么也是几包糖几袋饼干,也是糍粑,香肠之类的。难道是原封不动又退回来了?
我小时候傻傻地问过这个问题。当时把妈妈给气得苦笑不得:“别瞎说!你好好看看,我们家包糖用的绳子是红色,打蝴蝶活结,这是蓝线,结也不同啊。糍粑也是,我们盖的红印图样是喜上眉头,这个是竹报平安。”我才明白其中的区别大着呢。习俗是回礼不能把来礼或部分来礼再回赠的。当然允许把亲戚甲的某包糖果或特产,作为回礼给亲戚乙,毕竟当时舍不得自己收下留用。
我当时特别不能理解的是,每次必带一大堆圆圆的糍粑。我们那里的糍粑没有馅,大小也差不多,所以各家的糍粑味道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用红曲印的图案。我们拎去八个或者十二个,回来时再带着八个或十二个爷爷奶奶家的。那时也没有车,路途遥远,十个糍粑的重量估计得有七八斤,对当时的我来说觉得太沉了。这带来带去的有啥意义,岂不是吃饱了撑的?
还有见面打招呼这个小事,也曾困扰了我很久。亲友邻居一见面,都会问一声,吃了吗,你这是去哪呀,早啊,今天天气不错哦。相互微笑着,站定打量一番,再闲扯几句。那时觉得这些话没营养没意义,都是一堆废话,纯粹浪费时间。有一次我带着弟弟去走亲戚,半路上遇到远房的姑爷爷,当时一紧张就懵了,不知道叫他什么了,低低地压着头想蒙混过关。偏偏他那天很有闲情,大声叫住我,问我认识他吗?我老实地点了点头。他就戏谑起来:“那你得叫我!你不叫我,今天我就不让你过去。”我傻傻地站着,不开口,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真是很有耐心地等着我。但他没想到我不是不愿意,而是不知道。就这样僵持了三四分钟,我却感觉漫长得如同几个世纪。可能是我满眼的泪水,冲开了他设置的关卡。长大后,有时我做梦还会出现这个场景,我张嘴要打招呼,却不知如何称呼对方,一着急就醒了。
长大了才慢慢明白,我们是礼仪之邦,礼本来就是形成社会后约定俗成的为人处事之道。有了礼,大家相安无事和谐相处。没了它,就会无事生非,丢了廉耻和底线。无论是上门伴手礼还是碰面打招呼,都归于这套传承下来的行为规则。有时看似有点繁琐,有时好像效率不高。然而正是这一个个小部分,构成了我们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底色。
——————————————————
@斜风细雨吹,书香澜梦第二组,一向胡思乱想求真,文字是不羁梦想,愿共享格子世界的万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