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读书想法
在爱和责任里 ——读孙瑞雪作品《爱和自由》遐思

在爱和责任里 ——读孙瑞雪作品《爱和自由》遐思

作者: 素若初心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14:16 被阅读11次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寻人结伴、有人以书为伴,大多是寻求心灵的契合、排除单个的寂寞。对于我这个在闲暇间乐于捧书细读的人来说,在浩瀚的书海里遇见一本好书犹如碰到一位久未谋面的挚友,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对那些似曾相识或仰慕已久的观点细细品味继而会心一笑、点头称是。与孙瑞雪的作品《爱和自由》结缘倒真是有些机缘之意,回想也有些趣味。先是在网店买回的一堆书里挑出几本有眼缘的书,不拆包装颇有仪式感地留存,留待更完整的时间品味。偏偏又等不及去下载电子书偷瞄几页,好像一个私存糖果的小孩时不时偷舔几口。光是偷瞄,已够我思忖几日,很满足。某日出行与一位心理专家聊天,聊到孩子的教育竟极力推荐我读一本书,顿时哑然失笑。这竟然就是那本被主人内心极尽喜爱却封存在书架里静静等候主人开启的——《爱和自由》。在一个暖暖的冬日午后,这本书终于挣脱包装、获取自由,在我的面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和思想的吸引力。

      这本书的作者蒙台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孩子,诠释爱和自由,她的字里行间、一言一行让多少人如梦初醒般偷瞥到一丝爱的真相,触碰到自己生命中的些许尴尬。我也毫不例外地深受触动,以一名母亲、教师的身份回望过去,打量自己过往的生命以及生命里与我共存的那些小生命们。于是,有几个问题便一直不断出现,敲打我的内心,拷问我的生命。

      我们了解孩子吗?

      每一对父母、每一名教师面对这个问题,可能都会不假思索地点头。和孩子朝夕相处,不了解孩子岂不是好笑!可是,今天不了解、不理解孩子的成人太多了,只是他们麻木地未知觉。当老师们把孩子的乖巧理解为好学生、把顽劣定义为差生时,他们已经不了解孩子了;当家长们一个个攒足了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大加培训时,他们已经不了解孩子了;当学校把考取重点线当重任而忽略育人之大计时,他们已经不了解孩子了;当社会用交际的噱头打造孩子而忽略生命之意义时,他们已经不了解孩子了… …

      曾经,年轻的我踏上幼教工作岗位后,像犯错般偷偷喜欢着那些调皮的小男生,被他们恣意释放的生命所吸引,被他们与生俱来的灵性所感动。只是喜欢,未有作为,同时还被戴上一顶“乱宠孩子”的帽子。所有的人都认为顽劣的孩子是缺了规矩,管严一点准没错,别给了好脸色让他蹬鼻子上脸。可没有人心疼这样的生命更需要被理解,更需要被宽容。这样的生命带着独有的生命力在与成人规矩抗争,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绽放原有的风采。读过书罢,我似乎更有底气了,更有底气去爱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他们或娇嫩、或顽强、或迎合… …而今天的我可以更有能力、尽我所能让他们幼小的生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会爱孩子吗?

      在这个没有饥荒、没有战争的好年代,我们用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大餐,用我们想得到的一切办法去爱孩子。我们以为孩子很幸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那么多的关爱和满足。可书中一段话将事实的真相一一撕开——“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可以真正接受到礼物。”

      有多少家长因为小时候有了无法满足的物质愿望,等有了孩子拼命将最好的塞给他们,他们说那是爱孩子;有多少祖辈年轻时忙工作,对孙辈极尽宠爱,他们说那是爱孙子;有多少老师训斥批评完孩子还要对孩子解释,老师批评你是爱你;有多少成人为了孩子的安全,束缚他们活动的自由,他们说那是爱孩子… …可读了孙瑞雪的那段话才明白,原来这些都是打着爱的旗号的“爱自己”,为了满足、为了弥补、为了责任、为了自己,却还要告诉孩子那是对她的爱,蒙蔽了孩子原本会爱的心灵。

      爱孩子,就要相信他自身存在着一种能量支撑他的自然生长;爱孩子,就要明白再幼稚的行为也是他认知世界、融入世界的一种必经之路;爱孩子,就要遵循他原有的发展规律让他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爱孩子,就要保护她生命中的独特不把每个孩子都教育成批量生产的“教育产品”,爱孩子,就不要用爱的名义阻拦他走向独立的念头;爱孩子,就要给他心灵的自由让他保有成长的力量;爱孩子,就要接纳他身上存在的每样特性,单纯地爱那个生命… …

      我们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我们有很多事还可以慢慢学习,可学会怎样爱一个孩子是无法等待甚至刻不容缓的。在弱小的生命面前,我们以平等的姿态去爱他们,将信任、无条件接纳、尊重、自由如珍宝般呈送给他们,既是对生命的喜爱更是对生命的责任。

      幼儿教师,多好的职业!每天和那些小天使们打交道,在最澄澈的生命面前照见自己的生命。这个小丫头瞪眼训人的模样哪里来的?学老师。那个小家伙抡拳头打人的样子哪里来的?学爸爸。孩子焦躁不安的情绪哪里来的?成人带来的。孩子像面镜子,不差分毫地将大人的摸样传神地表演,看到的是儿童,发现的是自己,有自知的成人哪敢不羞愧!难怪作者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我们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我们唯有揣着责任好好地去爱这些孩子们: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记住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需要被爱;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好好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给孩子更好的典范;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记得看着他的眼睛;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冷静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那里藏着他的内在需求;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把手伸向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们,给他们更多的关注;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给孩子更多释放能量、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记住除了“教书”,更要“育人”;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教会孩子仰视生命、敬畏自然… …

      在爱和责任里,请你做一名大爱无疆的母亲老师!

相关文章

  • 在爱和责任里 ——读孙瑞雪作品《爱和自由》遐思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寻人结伴、有人以书为伴,大多是寻求心灵的契合、排除单个的寂寞。对于我这个在闲暇间乐于捧书细...

  • 读孙瑞雪《爱和自由》

    我的暑假假期已经过完三分之一了,开始几天带着孩子一起去了附近城市玩了一趟,之后就在家好好休息了几天,随手拿起书柜上...

  • 2022-07-29《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这本书是孙瑞雪撰写的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整体上讲述的爱和自由的发生经过。爱和自由的概念是从蒙特梭利儿...

  • 晓荷原创日记(16)爱孩子,就给孩子自由

    ——《爱和自由》读后感 (感谢晶晶园长的公益读书分享,促使我坚持在线聆听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在园长老师的读...

  • 【理论体系】爱和自由

    【理论体系】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 2018-07-16 (孙瑞雪教育机构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爱——生命的...

  • 爱和自由   孙瑞雪

    来自百合的分享

  • 《爱和自由》——孙瑞雪

    【读书笔记2】 儿童的成长。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思维上。都是一个趋向于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阻止了他,那...

  • 《爱和自由》——孙瑞雪

    【读书笔记1】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够自然的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

  • 爱的陪伴

    爱的 陪 伴 —读《爱和自由》 这几天读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专家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读到一半我就被感动了。原来六...

  • 读《爱和自由》 孙瑞雪 中

    人怎么这样,也飞走了。又到一个星球上,那个星球上是一个很贪婪的人,他不断计算哪个星球是他的,并记下来………他已经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爱和责任里 ——读孙瑞雪作品《爱和自由》遐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fl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