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家长教育意识的觉醒,STEAM教育的理念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已有星火之势,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家长开始探索STEAM教育模式。
STEAM教育作为跨学科整合性综合课程,五个单词的缩写代表:S:Science(科学)T:Technology(科技)E:Engineering(工程)A:Art(艺术)M:Mathematics(数学),鼓励孩子跨学科发展,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STEAM教育STEAM的原型原本是STEM,2009年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科技与工程教育中心的教授Georgette Yakman,提出让ART进入STEM,成为STEAM,她认为:当我们遗漏了艺术,就不可能谈及创造。
尽管国内学校及培训机构在努力地尝试课程内容的变革来实现STEAM,各类针对儿童STEAM教育的品牌开始萌芽,但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单个学科上,或者过于重视技术技能等硬实力,忽视对孩子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应用于生活的感知力的培养。艺术教育“A”在STEAM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孩子虽提升动了手实践能力却无法真正唤醒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
”好奇盒子“STEAM教育课程研发团队认为,”STEM”帮助我们去理解世界,”A”则创造出世界让我们理解。ART教育通过充沛的情感,借助外力将其物化,而物化的过程就离不开科技、工程等参与。没有”STEM”的作品就如一堆随意天马行空的实验图,没有”A”的作品就像流水线上生产的标准件。
对于儿童的STEAM教育,将ART贯穿在多学科其中,让它贴合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运用艺术的设计思维,以此激发孩子的创意意识,再通过科学技术让孩子在兴趣中探索,才能让孩子最大程度的去体验和创造。
孩子的创意意识,最初的来源就是对事物的好奇,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通过好奇心,孩子可以很快的感同身受,让孩子以共情为出发点,融入到那个事物的情景中去。然后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自主的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为此创造出来一件新的事物出来,学会自我表达分享创造它的作用。
而每一次简单的创造,他们都能获得到小小的成功。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可以作出更好的决定,并做出他们想要的。这种收获可以让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并带有改变和创造的激情,同样可以很快从失败中恢复出来。
“好奇盒子”STEAM教育在研发课程的过程中,也考虑到该如何在孩子的课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孩子对于世界有着不同的见解,“好奇盒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特征、成长的需求来设立相应的课程,从故事入手,让孩子共情,然后创想造物。在表现形式上,从最基础的空间搭建,到创意造型、动力机械,也根据相应使用的教具使孩子在课程中达到不同程度的感知和认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