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含羞草
这一章节《零落成泥曲成咽》等于是为人们普及艺术常识,什么生、旦、净、末、丑;什么三教九流;什么秧歌种类;什么这村剧团、那村剧团等等,本章节都有详细介绍,可见这些艺术类型一直活跃在民间。
之前我对这些艺术行当,有的知其一不知其二,有的只是耳闻过,具体是什么内容不太清楚。当然本章节在介绍艺术类型的同时,也道出了王家庄人追求艺术的热情、执着、传承的风格。
正如本章节开头说的那样,从民歌、民谣到民间故事俯首可拾,可谓秧歌、戏曲人才济济,艺术人才不胜枚举,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活跃在王家庄这块土地上。
自我感觉有时还有信天游的味道,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在这里我欣赏到好多男女生对唱歌,一首秧歌里可以将小说中的故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诸如“老虎下山怕武松,巧取赤壁靠孔明。秦琼联合尉迟恭,团结保护李世民”。这是把《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历史故事串联起来了。再如“正月里来正月正,出门碰上吕洞宾。洞宾相随韩湘子,八仙过海显神通”。“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既有现代的味道,又有古代的风韵,一问一答式的对唱,尤如壮族戏剧《刘三姐》中唱的那样。有时是解决问题,有时是竞赛竞争,快乐就藏在其中。
这些艺术在那些个缺吃少穿的年月绝对是一种精神食粮、精神寄托,慰藉着老百姓贫苦的生活。
以前常听人们说的《下柳林》,原来也是秧歌调,原以为带上柳林二字,就是柳林家创作的,不想也是王家庄人集体创作的。原唱词、人物、事件有板有眼的摆在那里,占用了四个板面,这才是正宗的《下柳林》。
正如王补元编唱的:
唱秧歌,没条件,
不用导演不排练。
想唱就唱自己编,
口头文学是特点。
秧歌不同写文章,
语言通俗是特长。
幽默风趣要流畅,
唱开好似拉家长。
王家庄深厚的艺术底蕴、浓重的艺术氛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王补元就是其中个例,不光会编会写会排会练,还会唱会跳会吹会拉,好多作品如《双喜临门》《四老婆拉家长》《买山造林》《摘帽》等素材都源自王家庄。那朴实、幽默、风趣、富含哲理性的语言,令人交口称赞。
俗话说:“唱歌凭嗓子,耕地凭耩子,打架凭幌子,钉鞋凭掌子”。尤其是在兴修水库时期,王家庄人楞是凭着一张张好嘴在千军万马中争得一席之地。什么小放牛、下柳林、掐草帽、掐蒜苔、游太原等诸多小曲,给繁重又单调的劳动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生机。
最后王补元的作品《回家》,也道出了今日王家庄的现状,“旧村多是草掩门,新村偶见古稀人,闻不见鸡鸣狗叫声,更不见炊烟绕屋顶,也不见那红红绿绿的洗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