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颜真卿书风

作者: 莲风堂 | 来源:发表于2017-07-21 20:21 被阅读223次

    学习书法,如果只是一味临帖,比如临习颜真卿书法,

    如果不问不想我为什么要学他?他的书法为什么这样写?

    他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他的创作对我有什么意义?

    我究竟要学他什么?

    我又如何来提取他的经验?

    如何来转换他的方法、技术来成就我的创作?

    那么,这样的学习就存在着相当多的盲目性,其学效基本是事倍功半,甚至还会瞎忙白干。

    因而,能否理解我们的学习取法对象及其思想感情,能否通过其点画、结体、章法来体悟他的创作特点和方法,能否转换他的方法、技术来提升我、丰富我、成就我,那是必须清晰明白的首要问题。假设二者作同样时间精力的投入,其一者盲目摹仿,徒成复制;一者化古成我,日日精进。可以想见二者的差异:

    三个月稍有差异;

    半年拉开距离;

    一年难以相比;

    三、五年后其学习成效将会天壤之别。

    一、颜真卿生平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享年77岁。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为山东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颜之推为南北朝时的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但他毕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直到永泰二年(766年),颜真卿当时58岁,他被以诽谤朝政罪,从三品降至五品,也许是仕途的颠波无常唤醒了压抑已久的艺术天性,使他想起早年的老师张旭,感叹“娄蒙激劝”“追思一言,何可复得”(《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从此致力于书法研究并变法创新,成为王羲之以后最伟大的书法家。

    颜真卿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书法。

    二、颜真卿书法特色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宋朱长文评颜书时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我们以他的代表作《麻姑仙坛记》为例来看看他做了哪些变法创新:

    (一)点:初唐诸家作点,一般为秀挺的三角形(见图欧、虞、褚)。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而颜真卿的点,侧锋起笔,铺毫后折笔转向,然后行笔,再竭力按顿中回顶收锋。其外形是四角形(粟子状)的一个块面,点如坠石,名符其实,特别厚重。

    感受颜真卿书风

    颜真卿的点 四角形块面(粟子状)

    (二)横:指点画如千里层云,中途不光挺而有起伏。初唐书家所作,其点画中段大多提笔掠过,

    感受颜真卿书风

    而颜真卿是重按着推行,经常出现中段比二头还粗壮的情况,写得跌宕起伏如千里层云,内蕴张力,浑厚苍茫。

    感受颜真卿书风

    颜真卿经常出现中段比二头还粗壮

    (三)钩:初唐书家的钩挑类笔画用笔较轻,一般都是顺势提起钩出,比较平缓秀雅。颜真卿笔压特别重,笔锋铺开到极点后难以回复收聚,所以他竭力反方向回顶至毫聚锋直,再趯出。其间粗细没有过渡,突然爆发,气势豪迈。

    感受颜真卿书风

    反方向回顶至毫聚锋直再趯出

    (四)结体:开张宽博,平整端庄。点画粗重,字内留白,外形扩张成腰鼓状的弧形。

    感受颜真卿书风

    外形扩张成腰鼓状

    (五)章法:字形外拓而环抱团聚,字间参差错落的关系不多。章法上字距行距需要紧凑起来,以加强字间连贯。

    感受颜真卿书风

    字距行距紧凑

    古人说“点画生结体”,颜体用外拓的方法尽量将笔画裹束在方整的字体之中,点画生结体,结体又决定章法,三者高度全息,浑然一体:点画圆润浑厚,端庄严正,“刚毅木讷近仁“;结体外紧内松,方正开阔,气象含蓄恢宏。章法紧凑茂密,充实饱满,浩然之气”“充实之美“这是典型颜楷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儒家的审美理想。

    宋代欧阳修云:“余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朱文长在《续书断》中亦云:“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苏轼也极力推崇颜真卿,“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颜真卿的地位已经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其大忠大义、刚正不阿的形象自古传为美谈。

    三、颜真卿的创新精神

    (一)、融入时代,继承家学,借鉴民间,取法经典。

    颜真卿身处的中唐时期,楷书依然停留在初唐清秀格局中,即使狂放如张旭,亦未能例外。颜真卿书法走向了浑厚恢宏,可谓与时俱进,体现中唐尚丰厚的时代特色。此外,他还继承家学,借鉴民间书法,从《麻姑仙坛记》中大量俗体字中,可以看到他对民间书法的汲取。他的行草作品《裵将军诗帖》《蔡明远帖》行草楷相间的写法,在南北朝碑刻、敦煌遗书中可以看到大量例子。

    颜真卿早期学书时期,楷书流行褚遂良风格,颜真卿33岁所写的《王琳墓志》乃至44岁所写的《多宝塔碑》都明显带有褚书特征。

    感受颜真卿书风

    《王琳墓志》(741)33岁

    感受颜真卿书风

    《多宝塔碑》(752)44岁

    (二)、颜真卿的变法过程

    《东方朔画赞》(754)46岁所书,稍见浑厚与开张,但仍是二头粗中间细的内㧕特征。

    感受颜真卿书风

    《东方朔画赞》(754)46岁

    《书马伏波语》(768)60岁书,中段按笔实行,点画圆浑,结体外拓,初具颜体面目,但尚稚嫩。

    感受颜真卿书风

    《书马伏波语》(768)60岁

    《麻姑仙坛记》(771)四月,63岁书,颜体特征成熟,横平竖直,结体开阔,篆隶意味较重。这是颜真卿变法第一次飞跃。

    感受颜真卿书风

    《麻姑仙坛记》(771)四月,63岁

    《大唐中兴颂》(771)六月,63岁书,点画中间细二头粗,横细竖粗,结体偏长,中宫收紧,比较接近46岁所书的《东方朔画赞》,这是一种回归。

    感受颜真卿书风

    《大唐中兴颂》(771)六月,63岁

    《八关斋会报德记》(772)64岁书,结体方正,气势开阔,重新走向沉雄恢宏。

    感受颜真卿书风

    《八关斋会报德记》(772)64岁

    《元结碑》(772)64岁书,恢复颜体特征,但点画略细。

    感受颜真卿书风

    《元结碑》(772)64岁

    《李玄靖碑》(777)69岁书,吸收和了名家书法和回归了46岁所书《东方朔画赞》的特征,在粗细、方圆等变化上比较丰富。这是颜真卿楷书第二次飞跃。

    感受颜真卿书风

    《李玄靖碑》(777)69岁

    《颜勤礼碑》(779)71岁书,横画二端粗中间细,撇捺粗细反差大,枘细竖粗,这些早期特征、褚书影响,以及“笔笔断,断而后起”的隶书、碑刻的写法,再一次出现回归。

    感受颜真卿书风

    《颜勤礼碑》(779)71岁

    感受颜真卿书风

    《自书告身帖》(780)72岁

    《颜家庙碑》(780)72岁书,起笔,收笔,转折,锋颖隐耀,点画浑厚苍秀,进一步走向清雄恢宏、浑厚古拙。这是颜真卿楷书第三次飞跃。

    感受颜真卿书风

    《颜家庙碑》(780)72岁

    如果不按时间按风格,从遒丽到苍浑,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这样的序列:

    《东方朔画赞》(754)46岁所书,

    《元结碑》(772)64岁书,

    《大唐中兴颂》(771)六月,62岁书,

    《八关斋会报德记》(772)64岁书,

    《颜勤礼碑》(779)71岁书,

    《书马伏波语》(768)60岁书,

    《李玄靖碑》(777)69岁书

    《颜家庙碑》(780)72岁,

    《麻姑仙坛记》(771)四月,63岁书,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按时序分,我们可以看到颜体变法创新三个阶段、三次飞跃

    第一阶段,从遒丽到宽博:

    《多宝塔碑》(752)44岁

    《东方朔画赞》(754)46岁所书,

    《书马伏波语》(768)60岁书,

    《麻姑仙坛记》(771)四月,63岁书,

    第二阶段,从宽博到回归,丰富:

    《大唐中兴颂》(771)六月,63岁书,

    《元结碑》(772)64岁书,

    《八关斋会报德记》(772)64岁书,

    《李玄靖碑》(777)69岁书

    第三个阶段,从回归丰富到苍浑

    《颜勤礼碑》(779)71岁书,

    《自书告身帖》(780)72岁,

    《颜家庙碑》(780)72岁,

    四、结语

    综观颜真卿的变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吐故纳新的三个扬弃阶段。并且,这三个阶段似乎构成了一幅上下起伏、前后回旋的太极图。在整个过程中,颜真卿自始至终没有一点“小富即安”的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借鉴民间书法、取法名家经典,在自信和激情中一次又一次地扬弃与突进。在这个进程中,他一边学习,一边创造;一边创造,一边反思;一边反思,一边升华。跌宕起伏,踏实稳健,终于开拓出了王羲之以后的另一条通达书法艺术峰顶之路。

    感受颜真卿书风 感受颜真卿书风

    颜真卿《祭侄文稿》(758)50岁

    行草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感受颜真卿书风

    颜真卿《祭侄文稿》(758)50岁。

    感受颜真卿书风

    颜真卿 《争座位帖》(764)56岁

    感受颜真卿书风

    颜真卿《裴将军诗》

    "裴将军"即是善于舞剑的裴旻将军。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世人称“剑圣”。颜氏或有意在书法中表现武术的律动,时而激越、时而静止、将书法与武术的节奏结合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常妙:经师父对颜鲁公书法创新变革的疏理,让我看到了一位大家如何生成的脉络,感恩。特点介绍有利学习与借鉴,同时也鼓励着自己如何处理学与创的关系。
      • 慧盈I:开始喜欢上了颜真卿🤓谢谢老师😸

      本文标题:感受颜真卿书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ty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