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变: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到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时病故。赵高伙同李斯,伪造诏书,废公子扶苏,另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赵高由此控制了政权。
另:2015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首发,其中第三卷《赵正书》有载胡亥继位是在李斯等人建议下,并得到秦始皇认可的。孤证不举,但可提供参考。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时以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诸侯王联合大叛乱。导火线是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于前154年下令削藩。刘濞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还勾结匈奴、东越、闽越等贵族,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景帝听信谗言错杀晁错,以求刘濞退兵,未果。于是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前往平叛,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朝廷借叛乱平定之机,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诸侯国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发生的一场宫廷政变。传统迷信认为“巫蛊”之术可以害人,汉武帝晚年多病,疑为左右人巫蛊所致。
征和元年(前92),丞相公孙贺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的事被人告发,公孙贺父子后来死于狱中。次年,江充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捕杀江充,武帝发兵追捕太子,太子兵败出逃,皇后卫子夫随即自杀,后官吏欲捕杀太子,太子自尽,两皇孙亦死。这一事件史称“巫蛊之祸”。
董卓之乱: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外戚、宦官两大集团火并。并州牧董卓乘乱勒兵进京,废少帝,拥立献帝,诛杀异己,把持朝政,并纵兵在洛阳烧杀抢掠,史称董卓之乱。各地州牧、太守及地方豪强以讨伐董卓为名,拥兵自立,开始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的局面。
注:只列举主要的几个典型的政治变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