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地域广了,风物各有不同。这里取其褒义,地大物博,加上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单说,烧饼,南北差异就很大。
1.
小时候吃的家乡的烧饼,像鞋底一样,死面里揉上葱花,拌上猪油,洒上些芝麻,贴在缸制的烤炉里。卖烧饼的侧着身子,半边脸忍着炉火的炙烤,用长长的火钳,从半人高的缸炉里翻出来,叠放在缸沿上,保持着热乎劲和脆劲儿。
父母卖完东西回家时,车把上会摇摇晃晃提溜着几个烧饼,厚实的长饼,吃一个就能饱,香甜的滋味和满足感,几十年后还记忆犹新。
2.
苏州的烧饼又薄又脆,品种也多,有猪油的、白糖的、霉干菜的等等,有些干,需要就着豆腐花或粥,才能咽下去。最有名的,要属一家叫*氏林的铺子,也开成了连锁加盟店。
每天早上得去排队等着,有烧饼、油条、豆腐花,还有油糕,屋里一溜长桌,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师傅在麻溜地和面,拌馅,烤饼,屋外的师傅一边麻利地打包,一边唱着喏,买主自行扫码付钱,一片热闹景象。
他们掐着点上班,去晚了,卖完就没有了。晚上也是早早地就关门打烊。
没办法,品牌打出去了,就可以任性点。
3.
北方的烧饼与想象的大相径庭。
早上老碰到一些买菜的老头老太太拎着一串焦黄的饼子,圆圆的,又很厚实,碗口那么大,一直不知道是什么饼,但看着像是挺好吃的样子。
等到有一天,与先生散步时,碰到当地一家早市,两边大大小小很多家早点摊。
叫上一份豆腐脑和当地的玉米馇粥,再要上一块烧饼,一个茶鸡蛋,一份美味的早餐,胜过珍馐无数。而烧饼竟然就是每天看到的老头老太太们提的那种金黄色的饼子,人家北方的烧饼是长这样的。
厚厚的,发面的,咬开里面层层叠叠,像是千层饼。也不是用明火烤出来的,用发面做好了,放在简易烤箱里烤制出来的,历时5分钟,就可以出来一大铁盘。
吃起来松软可口,也有咸甜两种口味。一个份量也大,吃过基本上也大半饱了。
因为觉得好吃,中午和程大姐和李师傅说起,程大姐就是本地人,说她打小就有这种饼子,她们一直叫烧饼。
有心的程大姐又从她家小区附近带来了一份豆腐脑和烧饼,味道也非常好。
感谢造物主,也要感谢智慧的人们,能够制作出不同的烧饼,也让吃货们拥有不同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