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 德 仁 义 礼

道 德 仁 义 礼

作者: 浪飘飘 | 来源:发表于2023-11-01 22:28 被阅读0次

道、天地万物都处在道的变化之中,却很难说清楚道的发展逻辑,就如我们生活在空气之中,但我们摸不着、看不见,很难描述它的存在。

德、所谓德、就是人之所得、但这个“得”的基础是使万物各得其所。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件事物放在它应该在的位置,包括自己与他人的位置。

仁、所谓仁,是指对事物和人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悲恻隐之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遂其所愿,仁 是一种内在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求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爱家人 爱国家乃至爱天下,这种爱不是没有原则的付出滥爱。而是看到别人好的东西,你要爱他,看到不好的方面你要厌恶。用时对其怀有怜悯之心。而不是断绝与对方的关系。仁、表现在外就是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点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一个人如果能充满仁爱之心,言语充满人情味不但能给他人带来温暖,也会令自己的人生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障碍,仁、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生机,是一个人在环境中不断成长的养分,也是致力于大家共同幸福的一种必要的付出。

义、所谓义就是人们内心所默认的合宜的形式准则,人们以此来赏善罚恶,也从此来建功立业。义、不单单可以作为人们日常行事的准则,它还是一套可以衡量人们的言行是否得到的标准,合乎这个标准就会有好的结果,违背这个标准人就很难立身处事了。

礼、就是人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起早晚睡,勤奋实践、才得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区别长幼尊卑的一种伦理。礼本质用来表示对人的敬重你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各种社会制度,包括等级制度,宗法关系,礼法,条规等,从小的方面说就是个人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你的规范的形成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礼治国是儒家一直。倡导的基本精神。

一个人想要确立做人的根本,那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道、德、仁、义、礼是做人之德,也是做事之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态度蛮横行为霸道,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己有,但最终他们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而一个道德仁义礼五种品质兼备的人,虽然他并未处心积虑的想要获取什么,但上天并不会因此对他吝啬,依然会将福分赐予给他。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中悟教练(三十八)

    ——失道后德,失义后礼 本章阐述由道到德、仁、义、礼的过程,说明德的产生是由于道的丧失,进而德失仁...

  • 《素书》第1课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透视自己的人生 原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释义 道、德、仁、义、礼这五者,...

  • 肆 退而求其次的无奈(1)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故失道而后德”,如果得不了道,就追求德。当然,得不了道,...

  •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译释】 凡是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对于道、德、仁、义、礼这五种思想体系,都 是不可或缺的。 道、德、仁、义、礼作为一...

  • 道、德、仁、义、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

  • 2022-07-25

    夫道、德、仁、义、礼, 五者一体也。

  • 治有九种

    治有九种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法治刑治兵治无治 道失而后德德失而后仁仁失而后义义失而后礼礼失而后法法失而后刑刑失而后...

  •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就像修行讲究次第,从道至德以至...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4)

    原文: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译文: 失去道的规律即显示出德的品质,失去德的品质而后...

  • 才疏学浅|《素书》笔记(一)

    夫道、德、仁、礼、义。五者一体也。 对于道、德、仁、礼、义这五个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衍生为大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 德 仁 义 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yg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