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384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426(2024.3.17星期六)
引领当事人朝向目标与未来
1.与目标同步。 清楚目标,才不至于被琐事缠身,不至于被情绪困扰。
知道真正想要的,在达成目标时,才会产生高度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找不到真正想要的目标,每天看似在忙,你不一定真正会幸福,会满足。
多去找他想要的、在乎的,才能使其重获控制权,产生“接受限制,但不放弃希望”的态度;咨询时不要设定来访者的目标应该是啥也不要假定来访者目前的抱怨一定得和某创伤体验联结。
来访者对于想要的目标,常以诉苦抱怨的方式呈现,咨询师对其负面叙述,要持续理解、接纳,以“建设性的焦点解决之耳”去倾听,从中找到优势资源应对方法,予以反映和肯定。还会共情反映他不想要的,进而从重新建构的角度引导其思索:取而代之的,希望出现的是啥。
来访者想要的目标很大时,我们不要直接去否定他、指责他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等,要跟他慢慢探讨,“怎么就希望有这个改变呀?”“这个改变如果实现了,可能对你带来什么呀?”“那你觉得实现的可能性大概怎么样呀?”“怎么就觉得是这样一个可能性啊?”如果他觉得实现的可能性不太大,就跟他探讨:“那你觉得可能能够实现的是什么呀?”这样就回到了具体可实现的目标上来了。这其实就是保持好奇之心与身后一步的姿态,多去引导来访者思考,多去探讨。
如果来访者一直不断地诉说相关经历,不如直接打断他,而在倾听一段时间后,在合适的时机再次问:“所以,更多地讲述这些,对你的帮助可能会是什么?”“你希望我能在哪些地方更多地帮到你?”去试着往他希望的改变上,他希望的不一样上去探讨:“如果有一天,你可以把这些经历放下一点点,你第一个会注意到的信号是什么?”焦点解决希望咨询师能非常细腻地陪伴来访者,同时慢慢地将他的知觉的焦点转移到复原力的方向。
2.未来导向问句
协商目标-细化愿景-实验行动-带来改变。在邀请来访者构思其偏好的未来时,要多用“当所欲未来的细节发生时”的句型。
当来访者已经开始进入奋斗茁壮阶段时,可询问能够做到这些,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来访者离开咨询室时,常有的体会是:想要的明天,是可以靠近的、可以实现的,而自己是愿意改变的、希望改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