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徐徐,一片白色的花海映入眼帘,花隐隐约约看见狼的身影,虚幻但又那么真实,紧接着又幻化成人,配合着低低吟唱着的唯美前奏曲,这段暖暖的故事开始了。
故事的一开始很纯粹,他的背影让花注意到他,很多时候,爱情来得特别突然,就像夜间的昙花不经意地绽放,像很多普通人一样,他们相处、相知、相恋。望着万家灯火,他说,他想要一个家。而有了家,让他的生活多了一份念想和期盼,少了些许彷徨。史铁生说,爱情是孤独的证明。爱情发生于两个孤独的个体之间灵魂的碰撞。尽管最后离开,他也只是遗憾地在梦里留给花一个狼的背影,以及雨和雪。
雨和雪的性格截然不同,雨沉默内敛,而雪热情奔放。雨和雪到底是要成为狼,还是成为人呢?花把选择的权利交到了他们身上。影片中我最深刻的一个场景,便是大雪皑皑的山林,花、雨和雪在雪地里奔跑嚎叫的画面,镜头随着雨和雪的奔跑的动作快速移动,时高时低,以奔跑的视角极速前行,随着音乐进入高潮,节奏不断加快,最后是三人冲破积雪的嚎叫,镜头画面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一点也不输给迪斯尼的动画镜头。而之后雨的险些落难,开始让雨发生了变化。这是雨和雪分别走向狼和人的一个重要分界点。

之后,雨和雪上小学了。导演用一种很独特的叙述方式,利用镜头的移动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雨和雪心中不同的向往和逐步分歧的道路。终于,雨和雪的“矛盾”发生了,雨和雪以狼的身份大打了一场,结果雪落荒而逃。没有正视自己狼的身份,是成不了一只狼,更成不了一个人的。
后来,一场暴风雨让这雨和雪的成长发生了质的改变。受到勇敢独立的草平所影响,雪道出了埋藏在内心、一直不敢被人知道的秘密,从窗户外飘打进来的雨水,随着大风飘扬的白色窗帘后,作为狼的雪,和作为人的雪自由的转换,是一种人、情、境巧妙结合,从而营造出的一种感动,雪在这感动中勇敢地正视了自己狼的身份。
所有孩子在母亲的眼里都是长不大的,雨之于花正是这样一个存在。因此,在知道雨必然要选择离去时,花说:我还没为你做什么。这种心情十分复杂,花知道必须要成全,但是又强烈地不舍。雨最后一次以人的形态出现在花面前,下一秒便化成狼的模样,他突然了解了自己的母亲如童话般地培养他至今,他毅然转身,攀附高峰,在山的高处发出作为狼的嚎叫,这是雨给花的答案。花释怀地笑了,流着眼泪并笑着喊道:要好好活下去。
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父母和孩子始于生命的束缚和牵绊,最后必然要终于成全。
最后,暴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雨水冲刷过的山林树叶,挂着雨滴的蜘蛛网,还有雨后焕然一新的蓝天,万物在阳光中闪耀,世界万物一夕之间仿若全部重生。
雨成为一只狼,雪成为一个人类。他们带着各自的宿命,好好地活着。
影片的最后,花聆听着山里传来的狼叫声,发自内心欣慰地笑了。
这就是——母亲。
影片的片尾曲也讲述出母亲的心声,让我们对整部影片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