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就是一个人生的大观园。
这两天因为生病,去了社区医院。医院不大,但着实热闹。
三伏天到了,小孩子体质弱,总是容易有个发烧脑热的小毛病。开三伏贴的医生鼻梁上架着金边眼镜慢条斯理地写着,做三伏贴的护士熟练的一个接着一个制作着。旁边是家长,家长旁边是小孩。有哭闹的,有拿着手机看着《汪汪特工队》的,有蹲在地上一只手抱着妈妈的小腿,一只手扯着妈妈的裤脚,睁着大大的眼睛,茫然且警惕的看着这个热闹的世界。
中医馆的生意也不错。有针灸的,有艾灸的,有正骨的,有推拿的。做这些项目的,普遍都是些中年人。大部分都是工作中落下的毛病吧。生活的艰辛也许是和收入成正比,但是付出的代价除了时间就是身体的日渐疲劳和不堪重负了。他们不声不响的接受着医生的治疗,就像他们不声不响的默默为家庭为了更好的生活付出一样。谁也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身体上的病痛知道他们的付出有多大。
除了小孩数量的庞大,老人的数量也不容小觑。衰老是会从身体里长出来的。一颗颗黑褐色的老人斑,和一层层怎么也抹不平的皱纹都明目张胆的昭示着这具身体开始走向腐朽了。小孩的病来的快去得也快,就像小孩易变的情绪,家长自然是心疼,但自是不必太紧张。可老人的病,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每一次发作对身体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伤害。虽然修修补补,可终究不能恢复如初。那些年迈的父母被中年的儿女陪伴着来看病,终究是和他们以前带着儿女们来看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向好生长走进繁华,一个是慢慢的步入永恒的寂寞。
我其实是很不想去医院的一个人,平时也很少生病,有些小毛病自己也能去药店买些药自己解决。我怕听见小孩子的哭声,我怕看到老人那蹒跚的脚步和渴望长命百岁的眼神,我更害怕中年人孤独的自我救赎。可这就是生命的历程,这就是生活要面对的真实。谁也无法逃避这个必然的历程,即使世界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人的生命终究会有极限,会有病痛,会走向腐朽和死亡。但是我们不应该回避,所以我们要努力的救赎。希望医疗事业可以发展得比人类被病痛折磨而走向死亡的速度更快些,能让更多的人能更好的更久的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