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

作者: 我在创业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09:47 被阅读0次

,甲骨文这样写:

表示一个“人+二”。二,等同、相等,参见的意思,表示人人相等,亦即等而视之,视人若已,将心比心,同情包容。

樊迟看到这个组合感觉很诧异,他就向老师孔子请教,什么是“仁”?

樊迟是孔子的学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才正式拜孔子为师。

面对学生的疑惑,孔夫子的解答都会因人而异的。对于这样敏而好学的学生,孔子的答案往往一语中的。

孔子说:爱人。

用现代的话讲,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照。

所以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重大的问题。

我们一生要处理三种关系,第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爱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你可以狭隘的爱自己,即所谓“自利”的人,凡事只想自己,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你还可以广义的爱自己,即所谓“利他”的人,凡事把他人的感受放在前面,先人后己。在智者眼里,利他的人纯粹是傻瓜呢,在仁者眼里,先人后己才能收获永远。

曾子《大学》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做人不能狭隘到没有天下。

《老子》也说,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是大家。

大家认为你怎样你才怎样,而不是自己认为你怎么你才怎样。无论是总统还是名人,是大家把你推举到那个地位你才上去的,离开了众人,也只是飘忽在宇宙中的一团能量而已,因为存在,才需要显现。

人的矛盾就是这么可笑,一双眼睛本来是为了给人观察用的,既要向外观察世界的美丽,更要向内观察人心的善恶,结果当人们丢失了对自性的关注之后也忘记了内省观察,只留下向外关注世界的险恶,整天把人咬狗一类的事件当做全世界的重点。

所以才有孔夫子的感慨,他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意思是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相关文章

  • 颜渊第十二-7

    樊迟问“知”“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

  • 樊迟问“仁”

    仁,甲骨文这样写: 表示一个“人+二”。二,等同、相等,参见的意思,表示人人相等,亦即等而视之,视人若已,将心比心...

  • 爱人就相当于爱己

    1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仁的意思就是爱人啊!” 【仁德...

  • «论语» 什么是智慧?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知,子曰:"知人。"樊迟问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

  • 榜样的影响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 孔子说:“知人。” 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我...

  • 《颜渊》12.22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

  • 《论语》里的“识人用人”术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原文】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翻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

  • ^-^280(6.11)论语11

    《论语·颜渊》 12.22: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

  • 12.20 樊迟问仁——论语解读

    12.20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樊迟问“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sz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