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读的是《达芬奇传》的第五部分: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达芬奇从1477年开始自立门户,然而五年内,他只接到了三个订单,一个从未开始,另外两幅作品《博士来拜》和《荒野中到圣杰罗姆》也都半途而废。
尽管如此,这两幅未完成的作品已足以让他声名远播。
正如作者所说,相较于执行,达芬奇更喜欢构思,他追求完美的个性也导致这些画作迟迟没有完成。
事实上,虽然这两幅画作最终没有成为完稿,但在当时,达芬奇无论身在何处,这两幅画总是在他的身边,一有灵感和想法就会随时修改。
他说:“有极高天赋的人,工作越少反而成就越高。因为他们的头脑一直在深思熟虑,不断完善构思,之后他们才会付诸实施。”
达芬奇不断修正自己的画作,尝试各种方法来捕捉人物的精神状态,这些画作的历练,让达芬奇对人物的绘画有了更多的理解。
另外,在达芬奇的笔记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痴迷于研究人体解剖学时所做的颅骨绘稿,还可以看到他数学的归类方法,还有将搜寻到的相貌奇特的人脸分类。
不论是绘画上的积累,还是其他科学知识的积累,都在无形中成就了他在绘画作品上的高度。
在科学和艺术不断碰撞的过程中,达芬奇迎来了他的事业高峰——《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1494年,卢多维科正式成为米兰公爵,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他想为自己和家族建造一座神圣的陵墓,他选择了位于米兰中心的圣玛利亚教堂。在教堂的饭厅北墙上,卢多维科委托达芬奇绘制一幅以“最后的晚餐”为题的作品。
在达芬奇绘制《最后的晚餐》时,有人会来参观。根据一名神父的描述,达芬奇“一大早就会到这里,爬上脚手架”,然后“从晨曦到日暮,笔不离手,忘记饮食,笔耕不辍”,有的时候“他会在画前待一两个小时独自思考,对创作的人物进行审视和自我批判”。
在绘制《最后的晚餐》期间,达芬奇“半途而废”的特点还引发了一个趣闻。
为了达到完美,达芬奇绘画的进度一直很慢,这引起了教堂院长的不满。于是,院长便向卢多维科抱怨,而达芬奇只解释说“想法需要发酵,直觉需要培育”,他还说,自己一直没有为其中的反面人物犹大找到合适的模特,如果院长继续纠缠他,他就用院长的头像。
院长听后便从此不来过打扰达芬奇。
最终,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达芬奇于1497年完成了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叙事性绘画。
别出心裁的构图不仅显示出他精通自然和透视的复杂规则,在涟漪般扩散的动作和情绪中,达芬奇捕捉到了每一个瞬间,显现了一幅动人的戏剧。
15世纪90年代末,达芬奇完成了《最后的晚餐》,他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动荡,法国侵占米兰,达芬奇于1500年离开米兰,重返佛罗伦萨。
回到佛罗伦萨之后,达芬奇住在圣母领报教堂里,开始绘制一幅伟大的木板油画作品——《蒙娜丽莎》。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达芬奇传》的第五部分就到这里了。谢谢您的阅读,读后有什么想法请留言,谢谢!
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