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343898/0ca8523c483f1c94.jpg)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读的是《达芬奇传》书中的第四部分:做到这一点,你的人生迟早开挂。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1482年,30岁的达芬奇离开了佛罗伦萨,前往米兰。在那里一待就是十七年。
成为画师的达芬奇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积极地涉猎其他领域。在到达米兰不久,他起草了一封给统治者卢多维科的求职信。
在信中,达芬奇没有提到他的任何画作,也没有提到他的另一项才能:设计和演奏乐器,而是妄称自己有工程的专长。事实上,在写信时,达芬奇只是有一些关于机械建筑构思的草图,其中很多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了让它成为现实,在定居米兰后,他开始认真地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概念。
达芬奇当时的一张日程表泄漏了他的时间安排。
这张日程表上记录了达芬奇一天之内要学习的东西。第一项是,“绘测米兰城区和郊区”这是为了后面制作米兰城的地图而做的准备。
但日程表上还有特别多其他的项目,例如,“请算数老师告诉你如何由三角形求得同等面积的正方形”“请炮兵军士讲解城墙墙壁的构造”“找一位水利学老师告诉你,如何用伦巴第人的方式修理船闸,河运及磨坊”等等。
达芬奇的一整天,都排的满满当当,他时刻都在学习。
除此之外,作为世袭公证员家族的后代,达芬奇有一种记录的本能。他的笔记里,还记录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素材,想法。
每一页都写得满满当当,那些五花八门的图画和从右到左的镜像文字看上去杂乱无章,却暗示了他思维跳跃的轨迹。
潦草的笔迹中有数学公式,还有鸟类、飞行器、戏剧道具、水流旋涡、心脏瓣膜、奇形怪状的人头、天使、虹吸管、植物的茎、锯开的颅骨、给画家的建议、关于眼睛和光学的笔记、武器、寓言、谜语,以及对绘画的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43898/31472b985388ead5.jpg)
1487年,米兰当局想要在他们的大教堂顶上修建一个穹顶塔楼,达芬奇抓住了这个机会,想要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建筑师。
那一年,他已经完成了设计方案,但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达芬奇希望通过这次塔楼的设计,向别人展示自己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当时,米兰大教堂已经建成了一个世纪。这项工程最大的挑战在于,既要符合原有建筑哥特式风格,又要适应交叉处脆弱的结构。在达芬奇之前,已经有九位建筑师铩羽而归。
为了解决建筑的结构性问题,达芬奇做了很多笔记,还画了不少草图。
为了支撑米兰大教堂部分不太稳定的结构,达芬奇设计了一个拱形扶壁系统。作为实验的信徒,他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演示这个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最终,他完成了米兰大教堂塔楼的设计,但达芬奇的想法最终没有被当局认可,于是他退出了这个项目。
尽管达芬奇选择了退出,但对教堂的设计,他依然有许多想法,在他研究图形问题的时候,有画了七十多幅与教堂相关的绘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列奥纳多不停地列出那些他必须学习和完成的任务,其中包括了我们大部分人从未驻足的细微观察。
达芬奇属于那种,想到一个问题就会想知道答案的人。
当他想要了解某些事情时,无论是血流经心脏的血液还是啄木鸟舌头的形状,他都会仔细观察,粗略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尝试弄清事情的全貌。
达芬奇研究的问题,都显得特别的异想天开,他去学习的那些技能,他去了解的那些知识,都并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生活,只是因为想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
他的这种热情和坚持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贯穿达芬奇的一生。从达芬奇身上,我看到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律,他持之以恒地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达芬奇能够在他感兴趣的所有领域都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和他的永不停止探索学习的精神,和他的热情,紧密相关。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达芬奇传》的第四部分就到这里了。谢谢您的阅读,读后有什么想法请留言,谢谢!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43898/20feb56918eb6ae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