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单词中,我忽然发现,相比起汉语,英语确实要简化得多。把很多在汉语中不同的意思,竟然用同一个单词就表示了。
比如:blunt,竟然同时有“不锋利的”, “迟钝的”,“直言的” ,“嘴直的”,等好几个意思。
说实在的,看到这个单词的众多解释,我是有点吃惊的。
“直言的”竟然跟“迟钝的”是同一个单词?
我们的俗语不是说“人贵直,文贵曲”吗?“直言”不是一种老祖先倡导的良好品质吗?怎么在英语里就跟“迟钝”放一起去了?
但是偶尔也在网上看一些公众号主写的文章,认为动不动把“我这个人就是直”放在嘴上的人,实际是没教养,不注意维护别人的自尊心,随意伤害别人的人。
从这方面讲,确实,直言是一种迟钝,——不体察别人感情和需要的的迟钝。
这么一看,还挺有道理的。
还有一个单词也 与之类似,就是sensitive,它意思是敏感的,脆弱的,易受伤害的,神经质的,善解人意的,体恤的。
看前面的解释,你会觉得它在说林黛玉,但看后面二个解释,却像在说薛宝钗。
难道在英语国家中,有这样二种完全不同特质的人会是同一个人吗?
如果看了《红楼梦》中林黛玉从初入贾府中谨小慎微,敏感多疑,到后来能对下人们出手大方,体察各种人情世故,可知,敏感的人是有善解人意的潜质的。
只不过在有的阶段,他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所以只体现出了敏感脆弱的一面,而如果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周围人身上时,就会表现出善解人意的特质。
正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他有了换位思考的能力。知道了别人这样对自己是伤害,所以自己这样对别人也可能造成伤害,做到了“知行合一”。
还有一个单词privilege,解释含义是优惠,特权。
感觉这是二个太不搭的含义,怎么竟然也是同一个单词?
老百姓对特权恨之入骨,但对优惠却是趋之若鹜。某地商品如果是真的打折了,那要好卖得多。岂不知在英语里,优惠竟然等同于特权。
当然,恨特权的也很多是因为自己没有特权,如果有了特权,估计有的还要秀优越感的。
就像今年五月份曝出来的某艺人高考舞弊事件,本来事件已过去了七年,要是他不在直播中说出来,估计也不会有人知道。他说这些话,本意是什么呢?
也许本无意,也许就是为了秀优越感,结果悲剧了。把其在市里当领导的父亲也连累了。
当然如果他知道结果这么严重,也不会做出这等蠢事。
在我们汉语语境中,特权当然是只在少数人手里的权力,而且一般是上级赋予的。但优惠只是在交易中,商家让消费者占点便宜。为什么在英语中会是同一个单词呢?
是不是因为优惠原来的意思也是只限于一部分人占点便宜,所以用“特权”这个词引申而来的?这样才能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毕竟,大家都想成为那个占了便宜的少数人之一。
汉语还真是比英语博大精深呀。难怪古代科举只考语文,不考数理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