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焦虑的原罪|生活陷入了可怕的心理学效应

焦虑的原罪|生活陷入了可怕的心理学效应

作者: 周经年在读书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2-06-02 22:41 被阅读0次

1.达克效应-无处不在的自傲是未来焦虑的开始

“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这是来自百度的解释,通俗地讲就是自以为是和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想的做的都是对的。别人说什么那是认知水平低,狂妄自大而不自知。当然不要以为这种现象很少发生在你我身上,请你认真思考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曾经以为我不是这样的人,不存在这样的心理,但是最近我开始独立思考问题。

达克效应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举个例子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是个人才,工作肯定不难找,未毕业的大学生天生的优越感让我高不成低不就。但是当时根本就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觉得社会不公平。

这就是典型的达克效应,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优秀。现在回想起来,刚毕业的时候我什么都不会,学了一堆的理论但实际工作中基本上用不到,职场上用到的能力在大学里是获取不到的。

一定要对达克效应有个准确的认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地自信,优越感不是来自于自己,要看周边人对你能力的评价。凡事多问问自己问什么,自己有哪些不足,而不是向别人吐槽凭什么。

2.“瓦伦达心态”焦虑的原罪。

瓦伦达心态指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过于注重事情的结果,总是患忧于得失的心态。当一个人过分计较自身的利益,忧于得失,真正痛苦的只有自己。

焦虑来源于只想得到不想失去,却不知人生就是一边失去一边得到。我们越是在意事情的结果,不愿意承受坏的结果,就越是会焦虑。

那么怎么避免瓦伦达心态不焦虑呢。

畅销书作者李尚龙曾说过:那些并不觉得焦虑的人,只是因为他们正在做那些让他们焦虑的事。打败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立刻、马上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

所以我们要注重过程,做好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不要过于在意结果,即使结果不如人愿,你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收获吗?不可能没有任何收获的,你对整个过程了如指掌如果失败了,你可以迅速分析到失败的原因。你在事件中跟你的伙伴并肩作战是否彼此了解得更多,关系更近了一步。

所以你想想你获得的收获,认真分析这次失败对你的启发,下次重新再来应该怎么做,你还焦虑吗?

我们要时刻警惕瓦伦达的心态,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让我们积极地对待各种不确定。

日更不易,喜欢关注,点赞,分享,谢谢

相关文章

  • 焦虑的原罪|生活陷入了可怕的心理学效应

    1.达克效应-无处不在的自傲是未来焦虑的开始 “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

  • 贪婪,可怕

    贪婪是原罪!太可怕!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每一个人的临世都像蝴蝶在震动翅膀,带来了无法预知的蝴蝶效应。每个人都生活在原罪中但都有被救赎的机会。 ...

  • 2018-10-16

    “财务舞弊”风波引发蝴蝶效应 雏鹰农牧陷亏损黑洞 趋势就业创业研究院荐 【“财务舞弊”风波引发蝴蝶效应 雏鹰农牧陷...

  • 效应

    生活人生搞笑爱情 效应大全:78种效应大全 效应大全 本文话题:效应大全 心理学家 知识就是力量 成功经验 ...

  • 弗洛姆的焦虑

    像所有人格心理学家一样,弗洛姆也是非常关注焦虑感研究的,只是弗洛姆把焦虑感更多地归结为可怕的自由。“自由可以是可怕...

  • 一切善,滋生出邪念。 善,是恶的原罪。 可上帝,你为何让我 身陷美好的囹圄?

  • 这些你我都用在育儿上的心理学效应,该摒弃了

    生活中,我们跟孩子之间的语言及行为在心理学上都有迹可循。今天先分享4个心理学效应如下: 1.祖母效应 Jonath...

  • 近因效应

    —————— 心理学小常识 ——————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不良印象要尽快消除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人们这样评...

  • 2022年随笔系列之(15)心理学小贴士之“超限效应”分享

    陆续分享更新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今天分享的是心理学效应之“超限效应”。 那么什么是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超限效应:又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焦虑的原罪|生活陷入了可怕的心理学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xf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