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字背后见人心》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讲观后记

《文字背后见人心》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讲观后记

作者: 春姑娘Spring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22:40 被阅读0次

          一首诗,它的内涵和意蕴不只在表面的字词 ,更在于字词背后的人心与品质。读一首诗,特别是人物诗,就可以了解一个人,学习一种精神与品质,知晓一种人生理想 ,感悟一种人生格局。

          在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词歌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等。这些诗词承载了诗人们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和人生格局。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而他们的为人更为后世所敬仰!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只有当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才能读懂这些诗人们的伟大。

    语文是一门课,一门学问,但又不仅仅是一门应试的课,一门卖弄玄虚的学问,语文更会给我们的精神与洗礼,让我们触摸到实实在在的人心。

    袁卫星老师曾如此诗意的表述语文。

    《文字背后见人心》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讲观后记

    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

    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

    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

    《文字背后见人心》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讲观后记

    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

    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

    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

    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

    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诗意的表达,诉说着语文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正如语文教育大家顾黄初先生说的那样:“语文这个工具,作为信息的载体,它在实际运用中总是承载着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意、理、趣的。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学习语文同时也学到了人们通过语文工具所表现出的情、意、理、趣,这是语文的重要特点。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何体会语文所承载的情、义、理、趣?我们就从元朝王冕的《墨梅》开始。王冕是元朝一位擅长画梅的画家,是那种别人给官也会拒绝而坚持画梅的画家。他在自己画的《墨梅图》上题过这样一首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大意是说:生长在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朵朵花儿仿佛浸染了清洗画笔时留下的淡淡墨痕。它不需要别人夸赞色彩的艳丽, 只祈求自己的清气流布在天地之间。

    但如果我们只拘泥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满足于知道它所承载的各种信息,不但不能真正读懂这首诗的气象格局,而且对自己的心灵成长也毫无裨益。

    从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角度切入,是对这首诗最好的解读。

    诗中写了三种梅花:家中的梅花、画中的梅花、心中的梅花。“家中的梅花”。“吾家洗砚池头树”,吾家便是我家,我家的梅花种在洗砚池头。洗砚池是个典故,出自王羲之的“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相传,书圣王羲之苦练书法,经常到自家旁边的一口池塘里涮笔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黑。现在的山东临沂、浙江绍兴等地,都留有王羲之洗砚池的遗迹。

    王冕将梅花为何将梅种在洗砚池头?知人论世,我们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叫他给地主家放牛。但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一边画画,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勤奋不辍,最终成为一名“画梅圣手”。

    王冕的家里也有一口洗砚池,王羲之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王冕则是“临池学画,池水尽黑”。这口洗砚池,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水池,更是王冕勤奋刻苦的象征。

    第二种,“画中的梅花”。“个个花开淡墨痕”,梅花有白色、有红色、有淡紫色,却独独没有淡墨色。其实,这里的花开淡墨痕,绝非实指,而是王冕的画中之梅。王冕是“画梅圣手”,他首创了“密梅画法”。他画的梅花如铁线勾勒,虽不着色,却表现出千朵万朵竞相绽放的神韵。他画的梅枝,或疏朗,或繁密,或疏密停匀,这其中,尤以繁密见胜。画新枝时,一笔可以拉出几尺长,断而复连,停而不滞,显得潇洒遒劲;画老干时,用顿挫的笔锋,画得浓黑苍劲,显得雄浑有力。读他的“个个花开淡墨痕”,正是他“密梅画法”的生动写照。写“个个花开”而不是常见的“朵朵花开”,听听语气,是不是有一种干脆利索、铿锵有力的感觉,一如他以遒劲的笔法勾勒梅花。写“个个花开”而不是“一个花开”“几个花开”,想想情形,是不是有一种千朵万朵竞相绽放的画面感,这正是王冕“密梅画法”的神韵所在。

    他画的梅花,既非白色,也非红色,而是淡墨色。从画梅的技法上说,其实就是不着色。想想有关“淡”的词语:淡泊明志、淡定自如、淡然如水、淡若清风;我们不妨再想想关“痕”的词语:大雪无痕、花落无痕、不着痕迹、了无痕迹。很显然,“淡墨痕”不只是一种画梅的技法,技法的背后是一种品格的自觉彰显。

    朋友李孝光想推荐他去作府吏,被王冕拒绝了。;老友泰不华多次举荐他为官,被王冕拒绝了;他的老师王艮劝他做官,被王冕拒绝了。;元朝的达官贵人不惜重金向他求画,被王冕拒绝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其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以出家为由也拒绝了。是不是感觉有一股淡淡的梅香扑鼻而来?

    原来,“淡墨痕”真正所画的不是梅花,而是王冕内心的志向和人格。梅花的质朴,乃是人格的质朴;梅花的淡然,乃是志向的淡然。

    第三种,“心中的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要……只要……”的关联句式,“不要”斩钉截铁,“只要”义无反顾,这其实是一种有清洁精神的人生选择。

    不要人夸好颜色。在俗世之人看来,有权有势是好颜色,荣华富贵是好颜色,养尊处优是好颜色,作威作福是好颜色。而这些,王冕不要。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才是王冕一生的人格追求。香气留在表面上,清气流在骨子里。

    这是一种辽阔的生命格局,高远的人生境界。这样的格局,对应的不是语文,而是人生;这样的境界,不是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

    王冕的梅花,不只是用口说出来、用手写出来,更是用心灵品出来的;王冕对“清气”的追求,不是人人得而有之,而是以天下为己任者方能有之。学语文,通过语文学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日常学习诗词或者考试的过程中,很多学子都喜欢逐字逐句地解释诗词的文字意义,甚至有学生读诗的时候,拿着新华字典一字一词地认真去查,以为这样做就能万无一失,但却往往与标准答案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我们只读懂了诗表,而没有读通诗蕴,没有唤醒诗词背后的人格和心理。

    我们再来欣赏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如其诗,诗如其人。于谦写这首诗时,当时还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获取功名,当时还是一个白衣少年。有一天他跟他的好朋友一起出去散步,看到石灰窑,看到石灰断烧的整个过程,当时很震撼,于是他有感于怀,就写下了这首石灰吟。石灰吟吟的是石灰,但是我们从人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又句句写的不是石灰。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写的是石灰生产的第一个环节;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写石灰生产的第二个环节,在石灰窑里用高温来断烧石灰岩,目的是提取石灰的材料。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这是社会生产的第三个环节,将石灰岩磨成粉。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讲石灰生产的最后的形态。这首诗句句在写石灰,但是于谦真正要吟的不是石灰,而是一种独特的人格。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出,出来,就是自觉自愿、敢于担当。一个“出”字已经透露了写人的消息和端倪。

    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若等闲”三个字明显在写人。若等闲就是把烈火焚烧看得平平淡淡无所谓,这显然不是石灰而只是人格、心灵。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全不怕”这三个字,显然又是在写人,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是白色,但“清白”不是石灰的颜色,而是用来形容人的品格。

    所以这首诗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句句写的是人品,是心灵。

    这首诗实际写的就是于谦自己,于谦在考取功名之前已经留下了志向,要留清白在人间,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道光,照亮了那一段历史语境中伟大的灵魂,同时也照亮了每一个与之相遇的灵魂。

    有的作品,是作家用头脑写的,有的作品,是作家用心灵写的,还有的作品是作家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写成的,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应该说是他的整个生命写成的,因为这些作品是在生命深处产生的,时间无法蒸发这些伟大作品的清气,历史也无法玷污这些伟大作品的清白,所以真正的经典是永恒的魅力四射,魅力无穷。

    我们再来读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的这首诗画的是竹石,吟的也是竹石。站在学做人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这首诗可以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解读。

    第一个层次,见竹是竹。画的是竹石,这是最外层的理解,因为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竹子有它的特点:①群居而不倚,竹子是群生的,但是他们互不依靠,各自独立。②虚中而多节。竹子是空的,但这种空不是整个空,而是一节一节为空。③可折而不可曲。竹子可折断,但不可弯曲,当你将它弯曲手一松它又会恢复为止。④凌寒暑而不渝其色。无论外界气温与环境如何变化,竹子的绿色永远不变。

    郑板桥的这首诗表现的就是竹子的第三个特点“可折而不可屈”。用诗中的词来说,就是“咬定”二字,表现出竹的坚定,无论刮什么风,东南西北风,春夏秋冬风,我自岿然不动,不会折掉,仍然是笔直,这是第一个层次叫见竹是竹,当然这个层次是外表的。

    第二个层次叫移情于竹。就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意愿投射到竹子上,竹子被拟人化了,被人格化了,到了这个层次,竹子已经脱离了它的自然属性,而进入了人的情感,成为诗人的表情达意的一种象征。

    我们来看郑板桥的这首《竹石》。“咬定”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是一种非常努力的象征,这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其实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竹子的身上,再比如“任尔”。就是不怕你吹多大的风我都不怕,你往哪个方向吹我都不怕,这是一种坚韧不拔,这是一种坚贞不屈,其实这也是一种人格的投射。

    第三个层次,就是人与竹化,这是画竹写竹的最高境界,到了这个境界,竹格就是人格,人格就是竹格,竹的背后是一个鲜活的人格的闪现,而人格的特质,全都融化在竹的意象之中,一句话,主就是人,人就是竹。

    竹子“咬定”,就是人格刚直的一种表现;竹子“立根”,其实这就是人格顽强的生命力所致。不仅表现在话中与血珠上,更表现在郑板桥真实的人生轨迹上,可以说郑板桥活出了“人格即竹格”的典范。郑板桥在山东的潍坊做县令,碰上了灾荒年,于是他开仓放粮,政绩灾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没想到被皇上革职了。没官做之后,郑板桥就给潍坊的那些百姓们写了一首诗。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只清瘦竹,

    秋风江上做鱼竿。

    辞官返乡的郑板桥只有一囊书画,两袖清风,郑板桥对辞官能坦然面对。“潇潇”“清瘦”“秋风”,其实都是郑板桥心灵的真实写照,一肩明月为生民而倾诉,两袖秋装因百姓才萧萧。这就是人与竹化的典型写照,郑板桥将竹给写活。

    关于郑板桥辞官,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郑板桥辞官后乘船返乡,在水上他看到一艘船,上挂“奉旨上任”的旗子,郑板桥明白了,这是接替他官职的新官员姚有财,并且打听到这是一个奸臣的儿子,平时除了吃喝嫖赌而一无所能。郑板桥于是就在自己船头也挂出了“奉旨辞职”的旗子,新来的官员已看到,也明白了,这是郑板桥的船,他深知郑板桥字画的价值,于是就过来求字求画。郑板桥灵机一动,就写了一首藏头诗,以此事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好恶。请看这首诗:

    有钱难买竹一根,

    财多不得绿花盆。

    缺枝少叶没多笋,

    德少休要充斯文。

    这是一首藏头诗,每一句诗的第1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四个字“有财缺德”。有财就是姚有财的名字。姚有财一眼就看出来后当时就气昏在船上。

    郑板桥的吟物诗、题画诗可以让我们看到,在你得意失望的时候,应该怎样生活;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应该怎样对待百姓;在你无权无势的时候又应该怎样对待权贵。郑板桥是一个人与竹化的又一个典型写照,郑板桥不仅仅写诗、画画,更是将写的诗画的画在他的生活当中、生命当中呈现出来,这是真正的活出来的。正是从学做人的高度,我们才真正读懂、读活、乃至读化了每一首经典诗词,并使之不断地滋养自己的人格,从而让自己变得更高尚一些,变得更纯粹一些,也变得更美好一些。

    学语文,把学做人放在第一位。回看历史,凡是伟大作品,崇高的人格,他们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往往就是因为不仅他们的作品伟大了不起,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崇高、伟大、神圣。

    王冕的梅,郑板桥的竹,透过这些经典文字文字,我们读出了古人的精神、品质与格局。让我们从爱上语文开始,增强文化的自信,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背后见人心》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讲观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xl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