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四年级
百看不厌的东西——《碎瓷片》班级共读

百看不厌的东西——《碎瓷片》班级共读

作者: 黄敏faith | 来源:发表于2021-09-11 13:51 被阅读0次

    不知不觉,我们的班级共读书有一个很长的单子了,其中深度共读的,从一年级的《铜山国王》、《青蛙和蟾蜍》、《丑小鸭》、《窗边的小豆豆》,到二年级的《狮心兄弟》、《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火鞋与风鞋》,三年级的《绿野仙踪》、《农庄男孩》、《夏洛的网》……希望这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人物形象能够陪伴着孩子们成长。

    四年级的第一本共读书《碎瓷片》是从暑期读书作业开始的,在开学一周半的时间里做整本书的共读研讨。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不在班里一页页地朗读,而是让孩子们自己通读全书,课上只挑一些片段来读,更多的时候是做分享和讨论。

    经过暑期里的篇章朗读,我们已经了解了整本书的故事梗概,先欣赏封面和目录,我把全书13章分成五个部分,打算做五次讨论:人物身世--第一份工作--创新失败—完成任务—回家,对书中重要的几个人物也分几次来做剖析:树耳与鹤人;明师傅与明师母;树耳与明师傅/康师傅;鹤人之死。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是在关系和对比中凸显出来的,所以我让孩子们写人物介绍的作业,一般会给两个选择,孩子们也喜欢能够有一些“自由度“。

    课堂讨论和阅读单相结合,也是第一次尝试,因为有的孩子在课上讨论时很活跃,有的孩子则不太习惯在群体里表达。有时候我希望先听听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先发阅读单),有时候我也会在讨论完了之后,再迅速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记录下来,听听孩子们讨论出来的想法。

    在设计阅读单的时候,我努力去寻找可能引发认知冲突与思考升华的点。引入困境与冲突,共读的乐趣在于把孩子带入到具体情境中,提出好问题(而非说道理)。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

    1. 与生命生活相关联,与自己相关。

    2. 具体处境当中的问题。通过特定条件下的知识,来发展内在的判断力。避免“正确的废话”:比如 我们说“遇事要当机立断”这话没毛病, “三思而后行”这话也没毛病,但还要看具体情境下人物的内心冲突与选择。

    3. 关乎选择与行动,可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当我们读到树耳无意中发现——康师傅发明了新的镶嵌工艺时,我问孩子们:

    问:树耳该不该把康师傅的创意告诉明师傅?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道德选择,孩子们的回答也各有千秋。

    道德感强的孩子可能会简单而斩钉截铁地回答:

    “不该告诉明师傅,

    我也不告诉明师傅。“

    一些孩子在选择的同时,还会分析一下事理:

    “树耳不该把康师傅的创新,告诉明师傅因为创新是他的sī 人财产要他自己来告诉别人。

    如果是我,我会不告诉明师傅。“

    有的孩子道理上明白“不该“,却仍然会感受到情感上的挣扎,比如这个孩子体会到保守秘密很辛苦:

    “我认为树耳不该把康师傅的创意告诉明师傅。

    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去偷看康师傅的工作,

    也就不知道这件事了。“

    也有超过1/4 的孩子选择告诉,这些孩子通常年龄更小,没有“道德负担“,或者是更”渴望成功“,成长的愿望冲破一切阻碍——

    “可以告诉。

    如果是我,我会告诉,

    因为我觉的明师傅会更高明。

    “我会告诉明师傅,而且我认为树耳应该一发现就告诉明师傅

    虽然可能算偷窃,但这样如果第一次坏了,但第二次可能会好。”

    情商高的孩子会委婉地提醒——

    “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建议明师傅做得有创意一点,就像康师傅一样,就像别都不会去试的那种,要有一点创意。“

    还有的孩子会做动态变化的情感选择,看你对我好不好再说——

    “树耳不该把康师傅的创意告诉明师傅。

    (要是明师傅很和气,我觉得树耳该告诉。)

    如果是我,明师傅也很和气,那我就会告诉。

    因为,我感觉,康师傅和明师傅是对着干的。“

    值得玩味的,有四五个孩子选择了“不该说,但我还是会说“,在“法”与“情“的冲突中,还是情感和成功的欲望占了上风,很明显,孩子们的思考已经有多个角度,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了。

    多么恼人的选择啊!这个孩子干脆把笔一搁——

    “我心无答案。“

    读书其实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从这些五彩缤纷的回答上,我能感受到每个孩子的性情,通过读书和讨论,他们的眼界和胸怀也在不断拓宽。

    问:明师傅为什么不肯教树耳制陶?

    被拒绝后,树耳为什么还要帮明师傅送作品去松岛?

    这第一问,大部分孩子都能从文本中找到答案:“因为陶匠是父传子、子传孙。陶匠的行业是世袭的,父传子、子传孙。“

    第二问,最多的回答是这样的:

    “因为树耳想要帮明师母一个忙,那就是报答她最好的方法。

    “因为他要gǎn谢明师母。每天给他饭和cài,有一次冬天的时候还给了她死去儿子的mián衣。

    “他愿意这么做-不是为了老陶匠,他苦涩地想,是为了伯母。”

    这些回答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内心的善良,对世界美好的信任,这样无条件的信任常常让身为老师都感到汗颜——

    “明师傅在教树耳制陶,不过是从挖黏土教起。

    “因为树耳信任明师傅会教树耳制陶。“

    沙子晶的回答做了一个非常有力也很有价值的补充:

    “因为是树耳已经答应后才被拒绝的。“

    孩子们立马反应到,中国人是非常重承诺、守信用的,君子言而有信嘛!

    有孩子说:“可这本书是韩国人写的。“

    “韩国在历史上也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啊!“ 说出来满满的文化自豪感。

    鹤人:“有两样东西是令人百看不厌的,熊熊的火焰和倾盆而下的大雨。”你同意鹤人的说法吗?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是百看不厌的?

    百看不厌的东西

    蓝天白云

    我喜欢看时鹤老师做手工,还有看闪电。

    我的三龄的蚕肉肉!

    家、笔、光

    电影

    太阳,世界上自然出现的东西大部分都百看不厌。

    家人

    河流

    你的梦想和你最喜欢的东西

    彩虹,好看的书

    学的新东西

    爸爸妈妈

    漫画

    流动的泉水和大树

    晴天

    坦克

    不太同意!不知道!

    爸爸和妈妈

    不同意!没有!

    我家猫。

    书桌、土、水、青菜、爸爸、妈妈。

    有什么东西是让我百看不厌的呢?

    不用说也能想到——成长中的孩子啊!


    【附录】我每节课上手写的阅读单,反映了一部分课堂讨论的话题和思考框架。

    《碎瓷片》阅读单①

    快速阅读第二一四章(P14-40),回答问题。

    树耳得到了有生以来第一份真正的工作。

    1.他之前每天的工作是什么?请描述一下。

    2.他的理想是什么?

    3.砍柴有什么用?他遇到困难了吗?是如何解决的?

    《碎瓷片》阅读单②

    快速阅读第五~七章(P51~94),回答问题,

    1.你认为康师傅和明师傅,谁是更好的陶匠?

    他们的作品有何不同?

    2.树耳该不该把康师傅的创意告诉明师傅?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3.创新失败时,明师傅,明太太,树耳都做了什么?

    人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同意吗?

    《碎瓷片》阅读单③

    快速阅读第八章~第十二章(P95~152),回答问题:

    1.明师傅为什么不肯教树耳制陶?

    被拒绝后,树耳为什么还要帮明师傅送作品去松岛?

    2.鹤人:“有两样东西是令人百看不厌的,熊熊的火焰和倾盆而下的大雨。”你同意鹤人的说法吗?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是百看不厌的?

    3. 鱼骨图(树耳过五关,难度排序)

    《碎瓷片》阅读单 ④

    1.树耳终于成功回家了!鹤人却死了。你认为

    这个结尾合理吗?鹤人为什么要死?

    2、树耳是个孤儿。

    鹤人就像树耳的___________;

    明师傅像树耳的___________;

    明太太像树耳的___________。

    (填入:父亲、母亲、家人、朋友、老师。。。。。。)

    3.为什么这个故事要叫《碎瓷片》?

    你能想到一个更合适的标题吗?

    (课堂讨论时,有孩子精确的指出来,碎瓷片在全书中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很重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希望孩子们能够体会到碎瓷片的价值——看似犯错、失败,却都带来了新的成长契机。即便强盗也掠夺不去的,是我们的勇气和理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看不厌的东西——《碎瓷片》班级共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ao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