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得蛮有意思。
一块钱,对穷人和富人而言哪个更重要?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适用于对不同的两个对象之间进行比较,这一点,张是之对。
但是张是之接下来也犯了自己一开始指出的错误,他继续将这一块钱加在两个不同的人身上,然后反复研究一位穷人和一位富人以一块钱为手段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最后的结论是,一块钱对穷人是重要的,但对富人也重要,答案成了和稀泥。
正确的经济学模型是,我们用一亿个一块钱对一个分文皆无的对象进行实验。
首先,给这个穷人第一块钱,假如穷人用这一块钱买了个包子,他便从饥饿中解放出来了。
接下来我们一块钱接一块钱地给这个穷人,他会按主观上的需求对社会商品进行价值排序,将自己想要的东西按照这个价值顺序一一买来。
当给到穷人第一个亿元的时侯,穷人已经变成一位彻头彻尾的富人,他对这一亿元中最后的一块钱,已经不像拿到的把他从饥饿中拯救出来的第一块钱那么热切了。
这一亿个一块钱对同一个人组成的一亿个实验过程,才算得上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至于扯到伦理学和正义观上面去,这个角度的论述与经济学完全无关,不能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的论据。
但是这个关于伦理学的观点我是认同的,不能因为一块钱对富人而言并没有像对穷人那么重要,就对所有的富人多征一块钱税。
这种等差递增式的税收有违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原则。
张是之的文章中最错误的一个例子,富人在餐厅吃完饭,也不能在结账的时侯少付一块钱。但富人比穷人更有选择的余地,钱不够可以少点一个菜,或者换一家稍微便宜的餐馆。而穷人则别无选择,有一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包子,维持一天的生存,连一块钱也没有,可能会饿死,可能会因饥饿而病倒。
所以,同样的一块钱,对越富的人越不重要,而对越穷的人而言,越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