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随笔

作者: 寒鸦_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21:15 被阅读3次

连载之三

没想到母亲八十的时候出名了。前些日外甥女从左旗回来说,母亲的"八骏图、家和万事兴"等多幅十字绣"一举成名",引得街坊四邻来采访,很多人都惊讶耄耋老人还能制作出这么精美的绣品。

其实母亲心灵手巧有些历史了。我小时候母亲就在大队当裁缝。那时候,经济窘迫,没有买成衣的习惯,总盼着春节临近的时候,母亲买回布料,按照当时新潮的样式给我们一人一身新衣服。每次我们穿上母亲缝制的衣服,总有人买了布叫母亲来裁剪。时常为了给人家裁衣服误了做饭惹来姐姐、哥哥的埋怨,但母亲好像乐此不疲。母亲对缝纫好像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常常评价谁的袖子短了裤腿长了,或者领子歪了前襟不齐了,所以,好多邻居喜欢把旧衣服拿来请母亲给他们缝改,似乎经过母亲缝改的衣服总能显出别样的韵味来。

不过,后来我发现母亲给人家裁衣服还是有"收获"的。如果裁剪有余头,母亲会当着人家面留条布头扔到碎布篮里。后来我上学了,母亲居然用碎布头做成书包,一道蓝一道绿,一圈的棱角还用红绒布镶个边,现在还留有一块,那只花布提兜还有点艺术。

母亲还喜欢用碎布做百家衣,花肚兜,鞋垫,门帘,还有沙包等小玩意,也大都送给邻居们了。

后来,家庭变故,父亲离世,母亲把全部精力放到操持家务上,也就难有空去琢磨她的爱好了。现在叫孙儿去买了几副十字绣,居然重操旧好一针一线地绣起花来。我为鼓励母亲就敷衍地夸她绣得形神兼备。母亲也看出我的"不屑",回我一句,等我下次回家来再看,虽然还没见到真面目,但听外甥的描述,我不能不惊讶母亲对"艺术"的把握能力,尽管她对艺术两个字可能还不认识,尽管她更没有受过任何艺术教育,但绣品足以震撼她的儿孙们了。

虽然大家都注意到了母亲那双已经被皱纹垃扯得粗糙的双手,那双架起老花镜的眼睛和那摇晃的头,但刺绣能品饮她的孤独,分享她的快乐,就让她继续绣吧,只愿她健康长寿!是儿孙们永恒的念想。

相关文章

  • 探亲随笔

    连载之二 (文/寒鸦) 离开家又是一个学期了,搭上便车,朝着家的方向前进,一种焦急、期盼,经不住...

  • 探亲随笔

    连载之三 没想到母亲八十的时候出名了。前些日外甥女从左旗回来说,母亲的"八骏图、家和万事兴"等多幅十字绣"一举成名...

  • 回家探亲 随笔

    又到了每周交作业的日子,好些天前一直就在思考,写点撒呢?写点什么好呢?又能写点什么呢? 其实今天还是个特殊的日子,...

  • 探亲

    十里稻花香小镇, 几片竹林掩山村。 流水潺潺宅下过, 玉桥撑伞是谁人。 梨花布衫翠纱巾, 薄施胭粉樱红唇。 柳眉长...

  • 探亲

    三年期盼三年苦, 千里关山千里情, 一路汽车一路雪, 两腿麻目两眼濛。 白云深处有哨所, 全排都在大门迎。 恰逢佳...

  • 探亲

    每天都为生活奔忙,我也不知道我有多长时间没去过舅父家了。母亲说,客居外省的大舅父最近远道回到家乡,我们应该抽空去看...

  • 探亲

    云愁雨恨人消瘦, 风紧浪急苦难熬。 五脏六腹全吐尽, 两眼已黑心在烧。 丈夫服役在海岛, 三年未归好蹊跷, 立功喜...

  • 探亲

    父亲已走了几许年 我会定期地去看他 去的时候我会选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 因为这条路的风景很好 我会把风景看进心头 然...

  • 探亲

    在武广高铁上,李沐灌满了保温杯后回到座位上,打开Kindle开始阅读。他感到后脑勺有些胀痛,这让他有些担心他的高血...

  • 探亲

    每次旅行都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和升华;是一种心境上的洒脱和豁达;是一种肉体上的放松,灵魂上的自由。 今年六月份回老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亲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ek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