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见缝插针的听了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关于《明心见性 认识自己》的课程,感觉很受启发。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黑塞在《德米安》中写到:“对于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在那之中尽情生活,全心全意不受动摇的生活。”
陈果教授说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一条路通向自己,你周游整个世界,只为找到你自己,弄清认识自己是谁,然后努力的成为你所是。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高贵的人。高手的修行都是向内求索,明心见性----修身养性----自度度人。这让我想起了易仁永澄老师的年目标课程的基本架构。有苏格拉底的哲学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再加上易仁永澄老师给补充上的两问:你要怎么去?你要成为谁?老师的课程也是在哲学的范畴里,让每个学员去探索,寻找自我。
仔细想一想,人活着到底是干嘛?其实就是找到我自己,成为我自己,实现我自己。正如陈果教授所讲的一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苹果,那你以后的路怎么能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甜呢,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柠檬,你怎么知道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酸呢,只有找到自己,才能更好的爱自己。变甜是苹果爱自己的方式,变酸是柠檬爱自己的方式。只有如此的了解自己找到自己,你才可能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也才能知道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子。易仁永澄老师就大致选出来八个方向来,从各个角度来看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样子的一个人。不可能一下子让你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那是哲学家一辈子在追问的问题,但是至少让你在探索自我的道路上,有所依凭。而且老师还让填写一个成就事件梳理表格,让你的人生发展路程不间断,让你从积极的经验中走来,从常模中走来,走向更好的自己。在走向探索自我的道路上,老师还用了迪士尼策略不断的抽离出来三个你,让你看清楚自己,而且老师讲述信念专题时,也使用了情绪抽离法。认识自己竟是如此的重要!
关于情绪的问题,我现在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能够知道自己生气、嫉妒、埋怨……但是内心知道,也本不想表达出来抱怨或者生气的话语,但好像苦于或者尴尬于一时的语塞,不好的话语竟然也会从口中冒出来,事实上还是因为内心的认识不足,负面情绪背后的正能量还不会自然运用,所以才会导致这种情况。易仁永澄老师所提出来的脑身心灵模型,又是修炼之路上的怎样的一种融会贯通之境?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产生错综复杂的联系。当你的人生终结的时候,应当浸渍爱人、师友的心,在他们的心里,你曾经来到过他们中间。当你离开,你的墓碑可能会在那里诉说,你曾经来到这片土地上,来到这个自然里。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怎么会知道你来过呢?你该如何与这个世界对话,让她知道你来过呢?你应该说些什么让这个世界知道你曾经来过呢?
我不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