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一百八十八天
一
心理学上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
一所大学的校长,找到两位教师,并告诉他们: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请好好表现!
这两位教师受到了巨大的激励,一年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
这时候,校长告诉这两位老师真相:原来,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他们的智商和普通人没有区别;然后,这两位老师也是随机抽取的。
为什么这种善意的欺骗,能产生这么强的推动力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因为校长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使得大家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的进步动力。
但是,仅仅因为期待,就会产生这么大的动力吗?
二
我们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当别人认为你是最优秀的时候,一开始的现实却是,你的成绩并没有那么好,这时候,现实和期望之间,就产生了差距。
于是,老师和同学们,就会产生一种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力量,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缩小这种差距。这种努力缩小差距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增强回路,促使他们和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接近。
而这个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力量,就是启动增强回路的元动力,在系统动力学里,这种力量称为结构性张力。
任何确定的目标,都不是人的元动力,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结构性张力,才是人们奋斗的元动力。
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过一个期望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程度,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越大、差距越小,激发起的动力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我们来看下面关于通过激励机制,缩小差距的调节回路:
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绩效;
只要提高绩效,就能获得奖励;
只要获得奖励,就能缩小差距。
当差距缩小了,就会更加努力工作,以靠近目标。
一切激励的本质,都是先设计“差距”,再利用差距所带来人们心中的“结构性张力”,完成目标。
三
为了达到最终的目标,我们还需要不断进行检测,看看期望理论中四段因果链的有效性,是否能增强人们心中的结构性张力。
1、首先,我们要检测,差距是否能增强个人的努力;
很多销售公司,为了冲业绩,都会将各个销售团队的销售额列出来,设计一个排行榜。这个排行榜就是为了显示“差距”,当人们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就会强化心理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增强个人的努力。
2、其次,我们要看个人的努力是否能增强个人的绩效;
销售人员努力的方向,就是为了增加销售量;客服人员的努力方向,就是为了解决客户疑问以及反馈产品质量问题;质量部门人员的努力方向,就是为了降低投诉率。
每个部门努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努力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让员工盲目努力却不能提升自己的业绩,最终会导致员工失去结构性张力。
3、再次,我们要关注个人绩效的提高,公司是否会增加相应的奖励;
你完成什么等级的目标,就应该拿什么奖励,这在一开始就应该说好。而不是公司管理者简单的一句:好好干,年底不会亏待大家的。
真到了年底,又将之前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仅凭自己的喜好发安慰奖。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最终都会失去动力,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奔溃。
4、最后,我们要判断公司的奖励,是否能缩小员工和别人的差距;
假设员工的收入大部分只能用来付房租或者还房贷,相信这不会是员工的目标。公司的奖励如果和个人的目标不匹配,就无法给员工带来结构性张力,大家就不会努力工作,因为反正努力工作的结果也就这样。
四
19世纪英国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种是想得到的得不到,另一种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什么是得不到?你想成为马云,但以你现在的月入几千的状况,差距太大了,你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什么是得到了?你花了几年时间,准备一门职业考试,当成绩公布你考过了,这时候,你几年来的目标没了,人往往就会陷入一段迷茫期,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嘛。
确定的“得到”和“得不到”的状态,都会让人失去动力,只有强化想得到却还没有得到的这个过程,使得人们具有结构性张力这种力量,只有在这个力量里面奋斗,才更容易获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