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影片,每当看到片中人物受了委屈,总是有所触动,更触动我的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委屈,总会有一个圆满的了结,当事人向他们道歉,对他们说:对不起。
然后,他们的心结被化解,不再纠结「受伤」这件事。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
受了委屈的人,必须被道歉,事情才算了结。
在这之前,我甚至不确定是否应该被道歉,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01.
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
之前在社群,有位同学,我觉得她非常与众不同,她对自己的选择、观点非常笃定,不管这观点别人是否认同,她认为是对的,那就是对的。
这和,我自己总是自我怀疑,反差很大。
我注意到这一现象,并思考造成我们这种不同的原因。
我得出可能的解释是,这与儿时父母是否肯定我们有很大关系。
我把观点发在到群里,遭到同学们反对,她们说小时候是过去时,应该关注当下的生活和目标。
她们告诉我应该多做冥想练习,说如果有受伤就去疗愈……
听了她们的话,我的情绪变得非常不好,觉得没有被理解,觉得委屈。
现在回顾这一段,我仍然觉得胸口发闷。
她们明明说得都对啊,可是为什么我那么难受?
后来我明白,是因为她们并不承认我「受了伤」或「受了委屈」这件事,或者说,她们不在意我「受伤」的感受,她们觉得这没什么。
她们说,很多人都受过伤,去疗愈,去带着问题生活就好了。
理智上,我非常赞同,但是情感上,我很不开心。
老师、同学都认为不应该纠结,因为纠结无益,只会浪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但我现在知道,不弄明白这件事,我也不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有益的事上面。
我仍然会无意中把精力浪费在在意别人的看法上面,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这不是主动选择的,是无意中就会这么做。
亲人、朋友也认为我小题大做,他们说:父母很不容易,不应该怪父母。
我不是要怪父母,我只不过是说出事实,只不过想要一个「抱抱」的表情罢了。
而这她们也吝啬地不肯发,他们只做一件事:说服我忘掉过去,或者无视我的感受。
既然大家众口一词,也许真的是我错了,我太在乎自己的感受了。
02.
这个问题,我得听自己的。
后面,我继续积极参加课程,线上线下。
成长当然是有的,写文能力提高,得到老师和同学肯定,思维能力提高,想明白很多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可是,另一方面,我也很痛苦。
当我是一名学员时,我是被服务的对象,感觉良好,游刃有余。
但是,后面当我做为助教服务他人时,我变得与大家格格不入,像一座孤岛,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
线下课,也是同样的感觉。
这当然是我的问题,是我能力不足,我发现我没有能力照料他人,我甚至都不能做到遵从本心。
所以,我想也许方向错了,也许答案在别处,于是,我停下来,我决定先好好照顾一下我自己。
所以,后面至2019年是跟着感觉走的一年,任性的一年,怎么轻松、开心,怎么来,一切决定看心情。
在学习方面,我不再读大家推荐的书,我开始补课读小说,读完写读后感。
后来我又开始看电视剧,看完也写读后感。
这个任性的过程中,我很轻松,没有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无意中碰到一些片段,片中的人物受到一些不平等待遇,每当这时,我总是被深深地触动,更触动我的是,片中无一例外「受伤的人」到最后,都得到了他应得的那句:对不起。
更确切地说,是他们的「受伤」的感觉,被承认,被接纳。
从《知否》到《都挺好》再到《琅琊榜》再到《父母爱情》再到《银河补习班》,无一,不是这样。
《知否》中,顾廷烨,为将封侯,他的堂兄弟犯事进了衙门,顾侯有能力救他们,但他却并不出手相救,而是摆足了架子,任几位叔公婶婶几次相求而拒不见。
只因他小时候和他母亲在顾家受了很多委屈,即使后来官至爵位,对此事仍然耿耿于怀。
明兰于顾廷烨最重要的不是会持家,而是她全然看见了他所受的委屈,她懂他,化解了他心中的结。
image明兰:你也不是想他们来求你,你不想他们求,只是想他们认错,无论是谁含冤受屈,都指望有朝一日,能够大白于天下,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自己的痛苦冤屈,换了我,我也是一样。
顾廷烨:倘若我那两个堂兄弟犯的是重罪,我若不出手救他们,他们必死无疑,我还这么苦苦相逼,是不是没错?
明兰:人生在世,但求心安;心若安,人世静好;若心中有一腔怨愤,就算是艳阳高照,清风拂面,这心里这割心的刀子,也一刻都不会停歇。这些我都明白。
最后,顾候救出了堂兄弟。
《父母爱情》中,江卫东要离开家去当兵,他要求妈妈为他照一次全家福,妈妈没答应,说前段时间刚照了没多久。
他要求爸爸带着他用真枪实弹打靶,爸爸也没答应,说上次带哥哥打枪时受到组织批评。
所以在离别时,他躲着不和家人告别。
家人在岸上大声喊他,他不理。
最后,妈妈出马,在岸上向他道歉:“卫东!卫东!是妈妈不对,应该带你去照全家福,下次,等你回来的时候,咱们一定去照全家福,多照几张。”
妈妈的几句话喊出了他的心声。
那一刻,江卫东泪流满面,哭得像个孩子。
那一刻,我也泪流满面。
我并不清楚,为什么会这么触动,但那一幕确定无比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个点。
关于儿时的很多场面,很多事,我都不记得了。
听说遗忘也是人心理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可以使我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坚强,能够对危机和挫折有所防御,有所淡化,从而得到自我解脱。
可能有些东西埋藏过深,它所发出的声音那么弱,弱到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并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你的所做所为。
你所有的选择,所有的决定都与它有关。
《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因其设计的大桥坍塌,被诬陷入狱,老婆带着孩子和他离了婚。
七年后,他出狱,儿子已是一名初中生,学习成绩倒数第一,差点被开除。
他通过努力,使儿子进入年级前十,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同时,他从未间断自己冤案的申诉。
后来申诉终于有了线索,这时儿子也入选执行航天任务,为了不让爸爸影响自己的前程,他对爸爸说:算了吧,别再折腾了,没有人会在乎这件事……
儿子的话深深刺痛了马皓文,让他觉得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儿子,一直让他为之骄傲的儿子,这么不在乎爸爸的委屈,真是失败的教育。
马飞飞上太空之后,由于机械故障,导致他们与地球失联,也许他们回不了地球。
在和搭挡聊天时,马飞回忆了父亲的种种,看到当年写给爸爸的字条:爸爸,我要像你一样,决不认输!
也似乎在那一刻,他理解了申诉对爸爸的重要性。
后面他成功修复故障,完成反航。
落地见到爸爸,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爸爸,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当儿子……。
最后,马皓文大桥坍塌案被改判无罪,彻底恢复名誉。
03.
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错。
于是,我得出结论:「受了委屈」的人,应该被道歉。
至少,他的感受应该被承认。
我也知道了,影片中是完美的理想状态,无论怎样,影片总是会有个了结。
但现实很残酷,现实中没有人会给你道歉,也没有人在乎你的感受,即使亲朋好友,他们也觉得没必要道歉。
但这并不是你的错,是对方的问题,而你应该得到道歉。
你的诉说也不应该被指责,你能力不行,也不能全怪你。
我还知道了,再纠结也无益,我死心了。
并不是我不应该纠结,而是再纠结,也没有人会道歉,我有什么办法?
我选择放弃,是不得不这样做。
最最重要的是,我接纳了我自己,我不再为自己有被道歉的需求而羞愧,我知道我有这样的要求是正当的,被道歉是我应得的,我的感受没有错。
《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提到,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被他人完全接纳的时候,他就能破茧而出,开始思考自己希望做出什么改变,希望如何成长,以及如何塑造全新的自己,激发并实现自己的潜能。
所以,这件事对我的现实意义就是:
从现在开始,我可以带着问题生活了。
我决定这样做了。
我主动选择这样去做了。
这过程挺可笑的,因为,就像你转了一个大弯,最后发现,你努力到达的地方,是别人的起点。
另外,想说的是,为什么有心理问题的人,很多时候需要找一个心理医生,是因为身边的人不承认你的感受,他们甚至不愿意倾听你的苦闷,而心理医生却愿意去肯定你,好的心理医生(父母)就像一个容器,可以容纳你所有的情绪。
除了好的心理医生或父母之外,好的恋人,或好的另一伴也有同样功能。
所以,人们被接纳,最后,自己接纳自己。
自己接纳自己,我想这是疗愈的第一步,后面才是用什么方法去训练的问题。
如果没有自己接纳自己,无论做什么,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有一种不确定感,做事情始终摇摆不定,就像浮萍。
而真正的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是主观上认为要自己接纳自己,而是,你从内心深处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件事上,我没有错。
然后,你会突然发现,在这一刻,很多事情你都不再纠结了,释然了。
在这一刻,你的内心变得无比强大,你对自己的感受无比确定。
这是我想明白的一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