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中外文史赏析
38.学习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38.学习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8-29 06:49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七月,词人陆游在南郑四川宣抚使司幕中。这年春天,四十八岁的词人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南郑是当时的抗金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两人意气相投,收复失地的热情极高。这首词描写了夜登高兴亭所见的南郑前线之景,表达了词人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和强烈的爱国激情。

全词充满浪漫、豪迈之气,充分显示出词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自信奋发的英雄气概。词之上片,重在以景融情。词之下片,重在借景抒情。

这首词手法精妙,风格豪放。全词综合运用了以景融情、借景抒情、以典寄情以及拟人、反问和想象等多种手法,暗示词人所憧憬的抗金战争之前景,开朗而不消沉,悲愤而未绝望,慷慨而无颓丧,风格直露豪放,充满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高昂情绪。此作在南宋爱国词作中亦是不多见的。

相关文章

  • 珍惜当下(三百七十九)

    每日推荐: 每日一歌――RAiNBOW计划·橙《记忆》 每日一诗――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

  • 亘古男儿一放翁(3)

    让我们继续欣赏放翁的词作。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

  • 宋词赏读之124  务观《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原文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

  • 津江晚秋

    望湖亭 卷雪楼 便河九孔桥 莲心亭 望湖亭 津江秋波 津江秋波 江津湖九孔桥 津江夕照 津江晚秋 穿越今秋 黑暗中...

  • 秋波媚

    文/蒋受尘 花褪残红香渐隐, 孤月成幻影。 此情深处, 正源故里, 霡霂愁烟。 可怜茜草独自摇, 风雨正潇潇。 苍...

  • 《秋波媚》

    (今秋分,气温日低,早上醒来,牵挂年迈老父,又忆去年国庆回村探望情景,记之。2016.9.22) 多情夕照公孙黄,...

  • 《秋波媚》

    (2016.9.30于山东老家) 村边雄鸡一二声,酒浓又五更。三日千里,辗转四处,问心可曾? 天外漏...

  • 秋波媚

    秋波媚 黑黑风尘几度秋,危阁骤雨后。半树落红,一抔尘土,逝水东流。 倦倚红妆描铜锈,画断眉...

  • 秋波媚·怀远

    西窗月照一灯红,几度伴清风。经年十五,吟诗八百,却与谁同? 夜深更有相思苦,千里托飞鸿。痴心狂语,余情别恋,尽在词...

  • 秋波媚.重阳

    水冷草倦苔满墙 孤旅影瘦长 马蹄声远 宣纸泛黄 时巳重阳 天涯路远两渺茫 凭阑添愁肠 遥念故园 青石幽巷 空剩凄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8.学习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os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