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这周的心理课,原计划是给同学讲讲人际沟通这个话题的,在备课的过程中,看到“以终为始” 这个词,特别受启发。所谓“以终为始”是指站在终点的角度,来看起点。我觉得这个观念真的太好了,所以灵机一动就设计了大家收到的作业上的几个问题!这个作业本来就只有一个问题:到你80岁的时候,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因为80岁是目前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算是终点吧,站在终点上来看我们的起点,会更加知道自己当下需要做些。结合同学们的年龄特点,我又细分了几个时间节点,18岁、30岁、45岁、60岁、80岁这几个时间节点,都是我们人生几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8岁,我们大部分人会离开家独立去上大学,可能是第一次独立生活,有了充分的自由,也需要一定的自理能力;30岁,大部分人已经顺利找到工作,稳定了下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45岁,我们的孩子也开始上大学啦,这个时期有些人会经历一些空巢期,一时不知所措。60岁,我们正式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80岁,到了生命的尽头,此时,你最渴望的又是什么呢,可能大部分的最关注的会是身体健康。
本来是打算在课堂带着大家一起做的,但是我特别想知道大家的答案是什么样。我发给了周围的些亲戚、朋友的小孩子,他们都反应说真是挺有意思的。后来我就想到我们钉钉平台也可以发布作业,我也蛮好奇大家的答案是什么。
昨天午睡醒来我就进系统看了已经有小部分提将了,我就批改了一部分,完全是第一次,还挺有意思,可以直接跟大家进行互动,那种感觉真的太好了。
下午还有学生家长过来反馈,说这个心理测试太好了,老师您真的很专业,特别有意义,我们汇文的领导也说希望我能把一些好的作业下载下来,做成专题进行报道,我真的特别受鼓舞,超级开心的这两天。
但,除了开心以外,看完大家的作业后,我又觉得哪里不太对了。哪里不对呢?我静下来想了想,
第一点,怎么大家的答案都差不多呢?
18岁,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多读点书、谈谈恋爱等;
30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一个心怡的爱人,结婚,生子。
45岁,自己的孩子能考个好大学,子女有出息,不用自己操太多心。然后继续努力工作,攒钱。
60岁,退休了,用攒下的钱去旅游、帮子女带带孩子、养养花、养养鸟、种种菜…
80岁,希望自己身体还健康,不会疾病缠身,身边有人陪伴,子女孝顺,回顾自己的一生,不会有遗憾…
这样的画面看起来好像就是幸福的样子了,但是90%以上的同学都是这个答案,我觉得太奇怪了,为什么呢?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呀,那么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自己幸福的样子才对,就像这本诗集的封面,一样,我们不是相同的,而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把我们自己比作一朵花,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种花,是不是太单调了,想想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花朵,按颜色来分,有红的黄的紫的白的粉的…品种有菊花、牡丹、玫瑰等,成千上万中…
怎么到了我们这里,就变了呢?
我想到《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作者是一个经历多次起伏企业家,他曾经非常成功,后来事业一度跌入谷底,然后又重新开创新事业,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难的。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让他悟出来,人生只有一件事情:做好自己。
这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如出一辙的,人的最高需求就是:自我实现。
就是你是什么花,就成为什么花,不要成为其他的花。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呢?
三个步骤:
看见自己,成为自己、绽放自己。
所谓看见,就是看到你原本的样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
成为自己,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绽放自己,就是为这个世界贡献你的美。
从大家提交的作业上,我发现我们是在第一步出了问题,没有看见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有同学说,老师我就想躺平,就想做咸鱼,就想当个普通人。我特别感谢这些孩子的坦诚,但我想问问你:你所说的咸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躺平就等于幸福吗?
我梳理了一下,同学口中的躺平致少也要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天天玩,毕竟现在好玩的东西确实很多,给我一部手机,我可以一个月不出门!!!
要满足这一点,在当今这个社会,真的很容易。但是,你不会真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你就很难得到满足了。
一个咸鱼,是很难体会到自己的价值的,一个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的人,会觉得人生很没有意思。你可以天天玩,这个满足的是短暂的快乐,带来的多巴胺也只能持续短暂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快感就很难再产生。
而且闲鱼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你要做好被社会烤打的准备。
下面两张图,一个是小鸡,一个是老鹰?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翅膀,但是鸡翅膀的命运是被烤,而老鹰的翅膀却能带他飞上蓝天,享爱自由自在的生活,看到更大的世界。
所以,你希望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翅膀,真的要想清楚了,因为格局决定结局:现在你的生命蓝图怎么写,你的人生真就会怎么走向。
只想要一个鸡翅膀,那你不用练习飞行,但是要做好被烤打的准备。
另外一点,同学们为什么想做个普通人,而不敢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其实是我们的思维局限导致的,这些局限就像一些紧箍咒一样,让你不敢想不敢做。比如,我们和金钱的关系就是一个咒。
提到赚钱,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太难了,要非常非常辛苦才能,甚至牺牲掉家庭和健康,所以有些人觉得可以不要钱,只要平平淡淡就可以了。但是,真的吗?什么奶茶自由、车离子自由,哪一个不需要金钱作为支撑。
所以,我们不是不喜欢钱,而是害怕得到钱就一定会失去一些东西,好像两者是不能兼得的,这只是你的思维局限,并非事实。
你相信吗?赚钱也是可以即轻松又快乐的,赚钱的过程也可以很放松、很享受。我相信。怎么做到?
跳孔雀舞的杨丽萍老师曾经也说过:赚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找到自己的热爱,并把这件事做到极致,金钱自然而然就来了。杨丽萍老师确实是这样做的,她把孔雀舞跳得出神入化,成为了自己,也收获了金钱。
如何找到自己的热爱?这是我们的第一步,看见真实自己,我们要把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格局要大一点,眼界要宽一点,只想着自己,是很难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的。
最近抖音上有一个人特别说,每天晚上带着大家做健身的
他自己是一个健身教练,如果只想着自己,那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开直播带大家做健身,没事自己大家干点其他事不好嘛。但是他看到疫情在家,绝大多数人是有健身需要的,所以别人开直播都是为了卖货,他开直播单纯只是为了带大家一起运动。而且这个美好的出发点还多次被平台下架,后来他只好穿着羽绒服带大家一起跳,一下子就爆火,粉丝快速涨到了5000万,每分钟50万的收益。这是他自己没有去想的事情,但是是成为自己后带来的附加的东西……
只想着自己,你不可能做到成为自己,绽放自己,因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一定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你想着要能服务的人群有多少,你的价值就有多大,,比如一些成功的企业,都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作为我们自己,我们也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可以从痛点着手,就是你不满意的地方。如果你对学校不满意,就把改善他作为你的使命。
比如说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问题:
食品安全领域:
医疗领域:
教育领域
行业痛点:
刘雨老师的:
因此,我希望这节课后,同学们能够重写自己的生命蓝图,把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满足社会的需求结合进来,过上幸福且成功的人生,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