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浅谈现代书院的名与实~

浅谈现代书院的名与实~

作者: 哲人闲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9:48 被阅读3次

    前几天从报纸上获悉温州即将在三垟湿地选址建设南怀瑾书院、在欣喜过后心情很复杂,我们知道南怀瑾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个人的学术成就、人格魅力以及对家乡和国家民族所做出的文化贡献那是独步古今、名垂千秋的事业。因此以南师本人命名的书院,我们是否曾思考过一个问题,我们将要建设的书院是一座文化象征性的纪念馆?还是结合古今中外的学院经验、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精华文化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的道德学问殿堂。佛家言:初发心成正等觉。不管如何这件事情是肯定的,因此就个人观点而言,随意发表一下个人的一些碎片想法,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浅谈现代书院的名与实~

    中国古代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是道德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最好运用,在书院教育中、历代书院大师们都把以德育人作为书院教育的理念,将道德品质的培育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书院大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对儒家德育理论的继承和改造、综合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与有效的实施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不失其积极的借鉴价值,中国古代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为己之学的教育理念、成己成物的价值定位以及独立与自由的文化品格一度书写了教育的辉煌,显示了书院教育的应人应事应物的先进性特征。

    书院这种教育模式据说起源于唐代,兴于宋代、延续于元代、普及于明清,在清末改制中消亡。伴随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书院文化也随之产生和发展。书院在我国古代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书院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树立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完善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恰当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质,如尊师重教、培养融洽师生关系,强调学统、崇仰先贤先圣,提倡学术自由、扬弃门派之见以及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修身明理等等。 在书院文化的上述特质中,书院教育家们把以德育人作为书院教育的理念,把道德教育放在书院教育首位、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书院将其制度化为章程、学规等形式、使书院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充分显现出来,中国佛教禅宗的丛林制度很多都是来自书院的模式影响。在书院里学员和老师生活起居学习在一起,老师不仅是布道、传经、授业而且还肩负做人做事的言传身教责任,这种教育影响是一种终身的课堂。而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也仿佛是对父母长辈一样,此所谓:天地君亲师、五位一统,使中国千百年来的圣贤教育思想渊源不断流传至今。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古代书院普遍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德育思想即“修身明理”,主要包含修身教育和人伦教育两个方面。修身教育主要体现为立志、勤俭、力行、慎独、内省;人伦教育主要体现为孝悌教育、义节教育、诚信教育。为贯彻落实书院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书院实施了构建经史为主的德育课程体系,订立学规、设置德育考核体制、祭祀先圣先贤、引导生徒见贤思齐、营造蕴德育功能于一体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及推行兼收并蓄的“讲会”、优游闲暇的“社会”课堂等一系列的德育运行机制以完善其教学体系和增强书院德育的实效性。 中国古代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古代书院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因而其德育思想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在强调道德教育的同时不自觉的将愚忠和爱国等同起来,以封建宗法关系束缚生徒的思想言行等。但我们不能因此对书院德育思想的精华也一概否定,我们应该看到古代书院文化中所包含着的丰富的德育思想,这种思想其实是对人性的纠偏和对欲望的合理疏导方法。早在先秦时期对人才的归类大致分为:智、辩、勇、力,四种。而儒家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观点和要求,其实是从根本上确立了教育的方向。书院教育所营造出来的宽松环境,所倡导的自由自主、怀疑批判、开放创新精神、所追求的以道德涵养为旨归的教育目的,跟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雅典学院很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是就像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人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是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立志和目标,这些在今天的当代教育看来似乎很遥远了,而今天所缺失的书院教育理念,正是高等教育尤当学习、借鉴和弘扬的地方。

    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书院道德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和借鉴从而更好地为当代的德育工作服务。譬如古代书院在选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较为丰富的德育环境思想。选址于依山傍水之处体现了山水比德思想和生态道德观念或者选址于城郊结合部这是古代文人“出世”与“入世”观念并存的体现、又或者选址于历史文化遗迹之处体现了注重人文环境对生徒的熏陶。

    浅谈现代书院的名与实~

    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同时,人们内心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处于一种迷茫和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心理慰籍的状态。现代书院的存在模式更像是一种寻求内心的安抚和精神的寄托,在经典的学习中,去寻找古人的生命智慧和生活经验。但是在书院目前普遍缺乏包括人格以及学问道德修养方面,都能达到为人之师标准的,所谓山长或者大师的前提之下,书院的创立和存在显然是名不符实的。当然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做到像古代的这些四大名书院那样精纯致道、培养独立不移人格的优秀才俊和国家栋梁。但是如果做成纪念馆式的书院更是违背书院原本朴素的道德精神和文化内涵,更遑论以人名命名的书院,假如只是一种衣冠文物的展示,其实是称道不上书院二字之资格欤。古代书院教育、游离于科举之外、以道德人格涵养为目的、以对个体内在素质的高度关照为特色、以教育教学的自由自主为精神。今天重新解读书院教育及其精神的思考,不仅会启引我们对当代教育的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而且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也会具有很多有益启示。此类拟以揽古今中外之所学者、归于启迪人之气质变化为目的,或许应该是我们建设温州南怀瑾书院之初心所在。虽说大师之后再无传奇,但大师之后从善如流者亦如百川入大海、其势不可挡也!希望书院建设不仅仅是用来装点景观和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工程需要,它更须注重书院本身的教育内涵,和社会风尚培养影响的实质功效,诚如是说书院名实相依才不负众望之所归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现代书院的名与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xz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