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肌梗死治疗药物分类

心肌梗死治疗药物分类

作者: 弘玥 | 来源:发表于2024-01-09 10:31 被阅读0次

(一)治疗药物分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尽快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恢复缺血心肌再灌注。

其方法包括静脉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又称为纤溶药物,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后者变为纤溶酶,从而使纤维蛋白降解、血栓溶解,但对血小板血栓不能溶解,甚至还可能激活血小板。

第1代溶栓药物为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常用的有尿激酶。

第2代溶栓药物为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最常用的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代表药为阿替普酶,具有快速、简便、安全性高、无抗原性的特点(半衰期为4~5分钟),可选择性的激活血栓中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对全身纤溶酶活性影响较小,故溶栓效果更好,出血发生率低。

第3代溶栓药物均为t-PA变异体,主要优点是纤维蛋白选择性更强,半衰期延长,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均减少,使用方便。如瑞替普酶。

2、其他药物

如硝酸酯类、B受体拮抗药、ACEI类、他汀类、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等均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抗炎、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阻止血栓形成、保护更多具有存活力的心肌等。

(二)治疗药物选用

1、止痛药物

选用哌替啶或吗啡。

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

2、溶栓药物

早期静脉内应用溶栓药物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尤其症状出现1~2小时内开始用药,效果更佳。

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1)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加速的心室自律可不作特殊处理。

(2)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常为心功能不全性心律失常。

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无需特殊处理;

阵发性室上速可选用维拉帕米5mg、地尔硫卓10mg、美托洛尔5mg等其中任一种,缓慢静脉注射;

若合并心力衰竭,处理同心房扑动、颤动;

心房扑动、颤动伴快速心室率者,可选用少量毛花苷丙0.1~0.2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3)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可用阿托品0.5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相关文章

  • 175:临床数据为什么需要编码?

    我们知道不良事件和合并非药物治疗一般按照 系统器官分类(SOC)/首选术语(PT)编码并汇总分析;药物治疗一般按照...

  • 每天懂一点健康管理知识--临床医学知识1(0303)

    概 述 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 1、按治疗手段分 (药物治疗为内科,手术治疗为外壳;治疗手段有理疗学、放射治疗学...

  • 骨关节炎治疗及药物分类

    骨关节炎治疗: 目的:缓解疼痛,阻止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 原则:药物为主,必要手术 方案:个体 药物分类: 口服...

  • 药物治疗基础知识

    【一】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获得有效、安全、经济、规范的药物治疗。 制定药物治疗...

  • 重大突破!首个可注射胶原支架结合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奥克生物讯: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记者齐芳)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尽管及时药物治疗、经皮冠状...

  • 正确认识抗失眠药

    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虽然当前的治疗指南都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但是药物还是处理失眠的重要...

  • 临床药物治疗学(一)

    【一】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 一、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药物治疗的有...

  • 药物分类

    第一节抗生素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 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青霉素...

  • 药物分类

    班级情况: 校区:科学创想乐高机器人和平校区 时间:周五17:00——19:00 学员:赵一博 张奕乾 任教老师:...

  • 药物分类

    班级情况: 校区:科学创想乐高机器人和平校区 时间:周四 晚5.00-7.00 学员:刘轩孜 任教老师:郑倩倩 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肌梗死治疗药物分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ao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