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9年1月30日,伦敦,晴,冷。
上千名吃瓜群围聚广场,等着看热闹——国王就要被砍头啦。
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几天前,议会以“暴君、杀人犯、人民公敌”的罪名,判处查理一世被死刑。
刽子手手起斧落,查理一世一命呜呼。
开始,观众们一片欢呼,不久,却变成了唏嘘、悲伤和恐怖。
事情原委还得追溯到伊丽莎白女王。
1603年,“凶狠的老母鸡”——伊丽莎白一世撒手西去。
詹姆士一世继承了王位,来自苏格兰的他,并不熟悉英格兰的议会及自由的传统。他根据“苏格兰的习惯”认为“君权神授”,与议会产生了冲突。
他很幸运,没等矛盾激化就去见上帝去了,却把烂摊子一股脑儿甩给儿子。
爱打猎的查理一世1625年,詹姆士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继位。他远不如父亲明智,却和他一样固执——坚守“君权神授”,并坚定地付诸于政治实践中,严重违背了《大宪章》精神,与议会水火不容。而议会代表着悠久的传统,也是大势所趋。
查理一世一个人要和形势以及历史大势对抗,即使贵为国王也只能注定以悲剧收场。
1625年,为了维持对外战争,查理一世强行征税。但是,按照《大宪章》和议会的制约,唯有议会表决同意,国王方可继续征收。
愤怒的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自行向商人征收新税。但是,议会反对派暗中活动,领导民众的抗捐抗税。于是王权和民权之间开始了最激烈的较量。
1628年,在对抗中处于下风的、财政枯竭的查理一世不得不再次召开议会。议会开出了35万英镑的价码,换取国王批准《权利请愿书》。债台高筑、急需用钱的查理一世接受了这份《权利请愿书》。
但是,到了第二年,国王反悔了。国王和议会的冲突顿时激化。议会当即号召民众不要再向国王交税。作为回应,查理一世派传令兵强行解散议会。以后这没有议会的11年,被称为“残酷统治”时期,高额的税收和宗教迫害使国内老百姓怨声载道。
不过,在长达11年的无议会时期里,英格兰人并没有忘记流传了几百年的老规矩:“王在法下”。
1640年,为了维持和苏格兰的战争,走投无路的查理一世召开被解散11年的议会,讨论征税筹集军费的问题。
结果,议会刚一召开,议员要权,国王要钱,双方南辕北辙,查理又一次解散了议会。但是,绝望的查理实在无路可走,不久,他被迫宣布重新选举议会。这次议会的重新召开,终于拉开了英国革命的大幕。
唇枪舌战,王权与议会展开了激烈较量。
1642年1月,恼羞成怒的查理一世,亲自出马,带兵镇压议会,内战开始。
然而,议会军中冒出来一个克伦威尔,颇有将才。在他领导下,议会军打败了国王军队。
克伦威尔之后,克伦威尔的军队胁迫议会,通过了审判国王的议案,也开了军人干政的先例,也为克伦威尔独裁埋下了伏笔。
在查理一世的死刑执行书上,还有几个签名是被强迫签上的。然后,这场毫无程序正义可言的审判国王的闹剧就这样匆匆收场。
1648年12月,当查理一世被囚禁在温莎城堡时,还感叹仆人的礼数不周,他说:“还有什么比藐视一个国王的权威更可悲的呢?”不过,他可能没有想到,更大的厄运还在后面。
当死刑判决下来后,查理一世只能很轻柔地向最高法庭庭长布雷德肖先生说:“先生,判决,我说,先生,我要……不让我说话,别的人还能指望有什么公道啊?”
1649年1月30日,是查理在世的最后一天。看到不远处有那么多的人在等待着他的出场,这让他又找回了一点失落很久的身为人主的感觉。
在冬日暖阳里,查理与他两个幼小的孩子泣别之后,做完最后的祈祷,特意穿上了两件衬衣,这样就不会因为冷得发抖而让围观的人误以为他是在害怕,这样他就可以沉着从容地走向死亡。
行刑前,他对断头台上的众人说道:
“我的愿望——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能够宽恕将吾送至此的那些人,因为他们的声音并不属于他们自己。同时,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享受作为一个英国国民所能享受到的自由,但愿这不是奢求。宽恕是君王的特权,现在——我将它留给了你们。”
不过,人群中发出一阵阵的喧哗声。
查理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请你动作务必干净利落”,说完,他便不再看刽子手一眼。
沉寂片刻,国王伸出了他的双手,示意刽子手:你们可以开始了。
于是,刽子手挥起斧头,干脆利落地砍下了国王的头。一生坚信“君权神授”的查理一世,没等到神的召唤,却在议会的判决下,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查理一世的头颅照例,周围是吃瓜群众的狂欢。
这种热闹,中国的菜市口也会重演。看热闹,吃人血馒头,这嗜好只是人的动物本能,无关风月,也没政治立场。
悲剧的是,查理一世到死都不明白:他死于自己内心的执念——“君权神授”!
权力,关乎利益,哪个不爱?圣人也会偶尔有私心。能不能玩转,也得看看现实。倘若在大清,已经专制了几千年,皇帝为所欲为,那叫理所当然。但在英国,压根就没有君主专制的传统与习惯,连“凶狠的老母鸡”——智慧的伊丽莎白,也得小心翼翼地看议会脸色,惹议员们不高兴了,她也得赶紧哄哄,适当妥协让步,直到把议员们满意为止。
查理一世呢?固守执念,宗教般地相信自己的权力源于上帝,于是,他毫无顾忌地冒犯传统,不知变通,直到搭上自己的性命。给他陪葬的,还有死于内战的20万条生命。
有人说,民主的精义就是灰色的妥协。博弈的精髓,是妥协而不是暴力对抗,双方必须做出让步,否则,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若非如此,从专制中走出来的就不是民主,而是一场新的专制。
克伦威尔就是例子。
悲剧将又一次重演。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16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