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好快,转眼间十个周的主编课堂学习就这样过去了。认识了好多有趣的朋友,好多努力的朋友,好多有灵感的朋友。不虚此行,谢谢诸位,感谢刘主编。
课程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章的修改一课。从前的我,很少愿意认真地审视自己的过去,比如说我发出去的语音微信,都不愿意点来再听,否则会很尴尬。今年夏天教会了奶奶用微信,我发现她在每次发完语音后都把自己发的信息删除,惊觉原来这是遗传呀!
虽然我提交的修改作业文章在别人看来好像跟之前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觉得这是很大的进步。这说明,我不再是仅仅为自己而写,不仅仅是为了治愈而写,不仅仅再是找一个地方发泄自己的心声,修改是为了提升读者的体验,是面向大众写作的第一步。
两年前,我创立了公众号职场女超人。在我开设公众号的时候,那时候有很多现在已经变身为母婴大号的公号正处于起步期,比如,萌芽研究所。
我自己喜欢的风格是科普和哲学思辨。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积极思考,辨析什么是正当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以及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
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认真的思索,公众号,未来的定位和出路。一些我喜欢的内容,我苦苦探寻的方向,比如我写维特根斯坦,写王阳明,可能与我自己内心体验的提升有很大关系,但显然,每天跟屎尿屁打交道的妈妈们并不喜欢这些内容。
当时我面临一个抉择,是把我的职场女超人变成一个专门写职场体验和育儿心得的专业性公众号,还是变成自己的自留地?前者的目标是为了商业化,比如将来可以做团购,通过流量增加吸引客户,而后者,只是为了记录孩子生活的点滴,我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成长。毕竟以我个人的精力,只能维持其中一种。
对于我而言,当时问题的实质,是写给别人看,还是写给自己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挣扎,最后我还是确定以后者为目标,毕竟在这个阶段,个人心智的成长比起商业化运作对我个人而言更有意义。
这样我写的东西比较杂,大多都根据兴趣而发,没有笼统的体系,在发布之后我很少会回顾,更不用说反复修改提升文字质量了。
这十周的课程是一个里程碑,是今后写作的新出发点。我依然有自我疗伤的写作需求,但也愿意尝试进行更加商业化的写作。作为一个有理工和管理复合背景的人来说,科普类文章和哲学思辨类文章依然会是我今后主攻的方向。
但我也会开始尝试其它领域,拓展自己的兴趣点。郝景芳在1984中说过,人生那么短,为了让他丰富起来,就要变得像小肠绒毛一样,尽量的曲折,尽量地增加自己的阅历。stay foolish,try everyth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