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与历史名人游英德》艺术之家
【历史名人与英德系列】之二·苏轼

【历史名人与英德系列】之二·苏轼

作者: 門吉师爷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20:44 被阅读17次
·苏东坡画像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东坡书法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英德风光

      苏轼一生傲视权贵,因政见不同,晚年被贬岭南7年,其间还被多次诏命撒贬。宋元祐九年(1094年)间四月三日,苏轼因“讥谤先朝”之罪被贬。

第一道诏命下达,取消他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谐,撤销了他定州知州任的职务,以左朝奉郎的身份任英州知州正六品。

第二道诏命下达,以左承议郎的身份任英州知州,正六品下,又降了一等。

第三道诏命紧接着下达,大意为:合叙复日未得与叙复,仍知英州。意思是还做英州的知州,取消了日后升迁资格。六月,苏轼携家人赶往英州。

第四道诏命,撤销左承议郎职务,由英州知州降为建昌军司马,到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年近六旬的苏轼只带了侍妾朝云和小儿子苏过,还有两个女佣人一起去惠州。

第五道诏命,撤销他建昌军司马的职务,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法事。苏轼去惠州时经过英州,在英州逗留一段时间。

第六道诏书,贬他到海南岛任琼州别驾(知州的从官、佐官,九品)。

徽宗即位后,苏轼重新被重用。宋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欣然北归,途中经过英德停留几天。

·英德风光

‖苏东坡诗写英德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人事干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线三公贵,不觉黄梁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浮阳旧酒楼。

·英德风光

‖苏东坡诗写英石

《壶中九华》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余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识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干罐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英石
·苏东坡书法 ·苏东坡书法 ·苏东坡书法 ·苏东坡书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名人与英德系列】之二·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f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