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朝内的生长。听课的最终目的不是去评判他人,而是如何提升自己。所以,听课者要做一个积极的建设者。
那么,听课到底听些什么呢?
第一,听课堂的整体框架设计。主要听这个设计的逻辑感,是否符合知识的逻辑,是否符合儿童的认知。一般可以三段式:引入——探究——总结,但在每个环节里,老师有什么具体的行为,却是彰显听课者对课堂的理解程度。
第二,听老师的教学主张和对素养的落实。老师有没有教学主张,从他的课堂中是能够看出来的。现在是素养当下的课堂,如果老师只满足于知识点的传授,一个点的一个点的走下去,看上去课堂很有节奏,但学生的素养不是靠节奏就能养成的,需要老师的专业中的专业来表达。
第三,听老师对学生的生成的关注,也就是老师对学情的关注。这一条直接反应了老师的教学理念,是以生为本,还是以自己讲完为主。一是看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是开放性的,有大量可为空间的,二是看老师是否有给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时机,三是看老师对学生问题或者反馈的反应。学生是否喜欢你的课堂,这一条是很重要的因素。课堂是否灵动,这一条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第四,听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参与度有多少,是否在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这是站在课堂中的那个老师永远不会知道的。看个性的学生的反应,是读懂学生的通道。
第五,写下自己重构的思考。一节课,一定会有优点,记录自己所学所获。一节课,一定也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思考,要么是追问,要么是好的
做法。
关注了这些点,听课就不会流于形式。
上一周,忙里偷闲听了四节课,两节语文,一节体育,一节信息,我深受启发的、需要用心学习实践的在于: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绝不是流于形式,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扎扎实实的素养训练。陶定艳老师做了极佳的示范。老师绘声绘色的泛读,节奏的轻重缓急,语气的高低快慢,入情入境地还原了场景画面,是老师对文言文故事的最好诠释。学生联系后展示读,自然也会注意到这些,老师的追问,学生说得明明白白,因为有理解,所以才在读的时候发现了语言文字的奥秘,运用驾驭时得心应手。尤其是“击瓮”的位置、力度,都是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理解,不是老师讲明白的。在学法的指导下,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素养怎能不提升呢?
语言训练的丰富与多样,是学生全情参与的重要动力。
开课时,看图猜人物孔子、李白、杜甫后,出示了司马光,学生发愣,不知道是谁,陶老师相机给出文字小提示,将司马光的生平简介和代表作《资治通鉴》一一道来,既节约时间,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新知识就是要出现在学生困惑与疑虑中,印象才深刻。
“江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好理解,何芳老师将中国地图带进教室,让学生找到黄河、长江,再指一指我们所处的汉中,顺势在地图上圈出“江南”,直观形象,学生肯定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再加之短视频中江南的美景,相信“江南”会走进学生的心里。这个词语就不再是生涩的,而是有了丰富的画面。
陶定艳老师的背诵课文设计更是令人叫绝,出示古人《司马光》的不同版本,不断加大难度,学生兴趣盎然地读,实际上已经熟读成诵了,最高级别就是空白的图片,让学生去填文字,实际上达到了背诵的目的。当时,“请君入瓮”这个词“忽的”就从脑海里蹦出来了。
还有陶老师讲故事的引导,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课文),也可以站在司马光的角度去讲,还可以站在被救的小孩子角度去讲。不停地转换讲述的立足点,就是发挥了教材这个例子,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正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任务的指向性明确,才有利于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常常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这时候如果指向性不明确的话,往往学习就会大打折扣。信息课上,老师按照任务驱动让学生先尝试,同时每个挑战都给了学习单(完成自学的步骤),但因为老师未能明确地强调先读课件上的学习单,很多学生像无头苍蝇,胡敲胡撞,既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当堂课的目标达成度就成了问题。
听课观己,多看别人的优点,多问些为什么,虚心学习,努力实践,不断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