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桥段,说是贾雨村得了林黛玉父亲林如海的帮助,和贾政搭上了线,得以官复原职。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13309/cd925f3d261c6cdf.jpg)
一上任,头宗审的案子竟然遇见了两个旧识,一个是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另一个就是昔日恩人之女英莲。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13309/1c9e062cdf976af8.png)
其实说英莲是贾雨村恩人之女只是小沙弥一厢情愿的想法,照贾雨村看,这份恩情早已经还的一干二净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第一,在贾雨村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接受英莲之父甄士隐的资助前去京城参加科考是看得起甄士隐,士农工商,甄士隐只是一名乡绅,而他是高高在上的读书人,一旦科举高中就是天子门生,比甄士隐社会地位高得多。
第二,贾雨村认为,甄家对他的资助,未尝不是一种政治投资,将来他一旦在官场上混得风声水起,肯定能充当甄家的保护伞,只是各得其所罢了,谈不上谁欠谁的。
第三,该还的资助他都加倍还了,甄家和他银货两讫,也再无瓜葛。
当英莲丢失,甄家败落后,贾雨村却金榜题名,做了官。对于甄家的政治投资,他也及时的以自己的方式报答了。首先,他做官后去找过甄士隐,一是显摆自己衣锦还乡,二是想高调地向甄士隐表明,甄士隐眼光独具,这选择确实没有错。
当得知甄士隐已经亡故的情况下,他赠银给甄士隐的妻子度日,他做得人至意尽了。
在他看来这笔人情账已经告一段落,还干净了。
所以当门子(小沙弥)指出被拐子拐卖的就是英莲时,他为了不得罪贾府的姻亲薛蟠,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门子的建议,把英莲再次推入了火炕,让英莲永远地失去了成为良民的机会,成了薛蟠这个贪花好色之徒的小妾,再没机会回到生母身边。
贾雨村这样的人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物质化,所有的选择一定得符合自己的利益,善良、正直从来不是必需品,怎么把利益最大化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自作聪明的门子最后被贾雨村使手段陷害发配了。
也是,谁会喜欢让人看到自己落魄的样子呢?见识过自己上司穷困潦倒的过去还不装瞎,躲一边去?偏偏往跟前凑,门子啊门子,贾雨村的人生观你真的不懂啊。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就是贾雨村的人生观。贾政提携了他又如何,贾府大厦将倾的时候,他翻脸比翻书还快,踩得比谁都狠,狼心狗肺就是他的本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