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段时间,机缘巧合,有幸上了青年作家舒明月老师的文学写作课。老师说好文笔是读出来的。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上的,一种是形式上的。内容就是写作库,可供于写作时旁征博引。比如我们平时看的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书籍,内化成我们的知识,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征引其中的概念和例子来发散扩展,深化和丰富内容。形式上,是讲文字乐感韵律,音义契合,以及用词精准妥帖,给人以形式的美感。
当内容和形式上获得足够涉猎与熏陶,信手拈来便是一个话题,思如泉涌,酣然成篇。正如古人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
上次在北京和朋友去KTV,由于经常不练,唱歌还跑调,唱吧实在是为难,不唱却是扫了大家的兴,唱也不好,不唱也不好,不知所措,尴尬万分。
第二日,便看到一篇常青藤爸爸采访资深音乐教育人士冰泉老师的文章。冰泉老师认为唱歌跑调其实基本上都是耳朵的问题,听不出来正确的音调和音阶。文中指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耳朵或者说音准意识都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而大部分的五音不全,都是耳朵从小缺乏训练导致的。
骤然间,豁然开朗,原来,五音俱全可以在适当的年龄进行训练而得到加持。好声音也是可以靠耳朵听出来的。(ps:其实不怪我,都怪小时候爸妈没给我训练的)
三
著名设计师白木彰老先生来公司做演讲,有一段原话是这样的,“怎么样才会有一个好的点子。平时你们想的时候,点子是怎么想的?这是你的经验体验中延伸出来的东西,比如我看过这样的书、看过这样的作品,看过这样的风景,这都是你的经验。当有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你过去的经验会帮助你出现一个点子出来,你没有经历过的东西不会成为你的点子,你没有见的东西不会成为你的点子,在你潜意识里从没出现过的事情不会成为你的点子,这是心理学家考证过的。”
一直以为文笔是练出来的,经常写才会写出好文章;一直以为,歌唱家都只是用嗓子唱出来的,经常练练嗓子就好了;一直以来都以为艺术家都是天生会创造,创意都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也总希望自己能超能力发挥,想象出卓绝非凡点子,结果往往差强人意;用尽华美绚丽的辞藻,却传达不了更深刻的内涵。
反过来看,没有阅读足够的文学著作,你如何洞见什么是好文章?耳朵没有经过训练,你何以辨别音准?没有思考和经历过,创意的点子又如何在心中留下痕迹?
蓦然领悟:有足够的输入,才可能有像样地输出。厚积而薄发!
小马宋老师曾经在他的公众号里讲过他工作后学习的经历:我那时在广告公司工作,虽然我想法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不多,对于广告创意的思路也很局限。于是,我用了个笨办法,我就阅读大量的广告创意案例。那时,我和同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德国的一本世界级广告创意杂志10年来的作品从网上全部下载下来,一共是20000个顶尖的创意作品。我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了10个PPT。而我则把这20000个创意反复看了三遍以上。看完这些创意后,我发现,其实市面上大部分广告,创意方法都是来自这些经典的创意,无非变变形式而已。同时,我也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文案,全部抄写了一遍。大部分经典的文案我都是背诵下来或者能够复述。这时,我写文案的时候就有了各种不同题材和思路。而我个人也在从事广告的6年间每天保持着阅读10个以上广告案例的习惯。正是这些背后看不见的刻意练习不断输入,才铸就了今天小马宋举重若轻的能力。
再来看一个故事。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有一回请废帝溥仪去家里玩,给小皇帝秀自己淘来的古董,又是字画又是金石,溥仪随手指了几件,说这这这都是假的。王国维吓了一大跳,心说我也不至于眼力这么差吧,你都没仔细看,就能鉴别真伪?后来他去找同行鉴别,又去老板那里套话,果然溥仪指出的那几件都是赝品。
大师被震住了,感慨果然吾皇天资聪颖,不是肉眼凡胎,咱们这些老炮玩了几十年还看走眼的东西,圣上一看一个准。溥仪倒也不客气, 说我也不懂你们那些个鉴别的方法、技术,我就是看你那几件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个不太一样。
乍一听,不免被这霸气震撼。细细想来,这也不算是天生的能力。这样敏锐的鉴赏能力其实是跟他平日的输入是有很大关系的。倘若他家里全是劣质的赝品估计就不会如此火眼金睛了吧。输入足够多是必要的,但是输入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
回过头来看看整篇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征引自己或者别人的经历和故事。如果没有这些输入,大概也不会形成这篇文字吧。
输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