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怎么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问题,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搞明白。人们谈学习重要性的时候多,谈学习方法的时候少,或者谈了,但却不怎么管用。
学习其实是个比较个性化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所以学习方法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不过,还是有一些通用的学习方法,对每个人都适用。
学习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犹如没有方向的旅行,不知道去哪里,结果是随便走走,所得甚少。学习之前应该选定好自己的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走去,不达目标不罢休。这是学习的规划问题,非常重要。学习目标要与工作目标、人生目标相衔接、相协调,这样学习才能成为工作和人生的助推器,而不是拖累。学习目标分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确定主要目标是抓主要矛盾,解决制约工作和人生发展的主要难题,数量上要少而精。要抵挡住学习的诱惑,与不该学习的东西断舍离。过多的学习目标会分散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要有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学习要做好时间管理,注重日常功夫,把学习内容安排到每日的功课中,落实落细。曾国藩给自己定的日课,就是把功夫下在平时,进行知识和技能量的积累。量变引起质变,学习上量的积累必然引起素质能力上质的飞跃。
学习要有老师。学习犹如人在精神世界旅行,没有老师做向导,容易迷失方向。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曾国藩在其职业生涯中就很注重拜师学艺。他的老师有名有姓的就有十多位,包括理学大师唐鉴和倭仁。今之学者,同样需要老师。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是有老师的,但走上社会以后,大多数人就没有老师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学习要有朋友。《礼记•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中交友,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切磋,互相提醒,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过程。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个人就都有了两种思想。所以,在职业生涯中,上一些进修班、培训班之类,与一群人共同学习,还是必要的。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
学习要有输出。学习是学和习的结合,是一个输入(学)和输出(习)过程。这是学习的基本原理。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就是把输入和输出结合起来,学习才能取得令人愉悦的效果。学生靠老师布置的作业巩固消化课堂所学知识。作业的本质就是输出。走上社会,不上学了,谁来布置作业呢?没有作业大概是成人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通过做作业来强化所学内容。曾国藩提出的“看、读、写、作”的读书方法,其中的“作”是指作文,其实就是一种作业。
学习要有工具。荀子《劝学》中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的工具箱里有没有好的工具,效率是大不相同的。信息时代,网上有大量的学习工具可以供我们选择利用。输入类的工具如记忆管家、印象笔记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输出类的工具如简书、今日头条、百家号、好看视频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习”。善于利用这些工具,可以为学习插上翅膀,提升学习效果,帮助我们更快地抵达知识和能力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