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中俄两国实行了免签政策的新闻,有很多老外组团直接坐船到黑龙江黑河的早市上吃早餐。
看到了这条资讯之后,真是让人兴奋不已。你想呀,能跨国到别的国家来吃早餐哦,他们有的人买了两根油条,喝了一碗豆浆就坐船返航了。
估计这也算是有史以来的头一次了吧!你还别说,经过查找相关资讯之后才得知,原来咱们中国的美食还真是让人家老外赞不绝口。
其实,咱们中国也像俄罗斯一样地大物博,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栽的,都可以说得上是应有尽有。
尤其在饮食、文化和历史方面,足以能让老外们既然来了就别想走。那么,今天我们来聊点什么呢?不妨来聊一聊咱们中国的茶艺与历史吧。
这本《点茶之书》的作者观合是薰风斋的斋主,还是宋代点茶的实践者和推广者,他曾在美国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公益宣传过宋代的点茶。
而且嗜茶多年的他,实地参访了国内多个名茶产区,多次游历过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活动。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盛唐和两宋时期中国人对制茶的技艺与美学,而茶点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兴于唐代,盛于宋代。如果要从“神农尝百草”那时候算起,中国人喝茶已经超过了5000年的历史了。
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你了解到唐宋人制茶、品茶,以及改良之后茶的历史,还能让你领略到唐宋人对各种茶具的讲究。
就说这个装茶汤的执壶,在点茶出现之初就被广泛的使用。后来到了明代之后点茶逐渐消亡,建盏、茶筅等主要用具均被淘汰,却唯独留下了汤瓶与执壶。
而且经过后来的改良之后,也就演变成了如今的酒壶、茶壶和水壶等。不仅于此,我们要知道几乎所有的茶器都是为“茶”而生,唯独盏托不是,它只为“盏”而来的。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刚煮好的茶很烫手,如果你把茶杯放在小碟子上,茶杯就很容易滑动。
后来有人想到一个办法,在碟子中间堆出一个凹槽来,这样正好能卡住杯子防止了烫手,还能让杯子保持稳定,所以,后来茶托也就被广泛的使用了起来。
本书作者以宣传中国传统茶文化为己任,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很有意义。如今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国际化,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
我想,品茶既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因品茶而丰富,因品茶而美好。
讲了这么多,如果你还觉得意犹未尽,如果你也是一个爱好品茶之人,那么不妨可以考虑看一看这本书,回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