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接触《晓说》这个综艺节目,在2016年年初,最开始是偶然间在听电台时,发现有这样一个《晓说》专辑。
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汉人无音乐都怪老祖宗“这一期节目,那时候正对汉服感兴趣,也很喜欢听古风歌曲,在找古风歌曲时,我能够找到的最具古风的歌曲是《凤求凰》和《高山流水》。
看到这个题目一下子抓住了我,我很好奇为什么我们的服饰那么漂亮,但是在找古风歌曲时,我所能发现的传唱久远,制作精良的不过是《凤求凰》和《高山流水》呢?
但是很遗憾,现在时间久了。现在想回去回顾这期时,这一时期的音频都已下架。
现在只能说说印象中的了。有些地方已记不大清了,可能与他所讲述的东西有所出入。
记得他讲到先秦诸子时期,孔子推崇的礼乐制度中,对于礼乐其实还是挺重视的,包括六艺:“诗”“书”“礼”“乐”“御”“书”“数”中都还是有“乐”的存在的,这说明音乐在那个时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他对古代经济发展,选官制度变迁与音乐发展变化的分析都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从商朝之后的重农抑商制度是“汉人无音乐”的重要原因,直到宋朝市坊文化兴起,才有平民老百姓听音乐的地方,有市场需求,才有汉人音乐的缓慢发展,但是始终不入主流。
我国少数民族没有汉人把“为官”作为主要社会趋向,反倒是少了压制音乐发展的因素。以及对国外同时期音乐发展的比较,说到国外一般都是贵族在搞音乐,像莫扎特之类,一般幼年家庭环境都还不错,也有时间去搞音乐。
【二】
之后,开始看视频综艺,在无聊的时候,随便翻翻,总能翻到这档节目。一来二去,不经意间,积攒着看了许多期。
高晓松讲未来预测。
他讲未来的预测也很有意思:好的方面是像《黑镜》里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房子,想去哪就去哪。不好的方面是,这个世界上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来工作,而是用自己的时间来换取一切你想要的东西,例如用时间换取金钱来过滤广告。
我想到七堇年《无梦之境》里描写的那个女孩,所有人都能够用机器来快速学习知识,而自己却因为眼睛无法使用机器,而无法赶上他人的学习速度,最后酿成了一个悲剧。
在看过《黑镜》第一季第三期和高晓松的预测后,我想到未来通过时间换取一切时,无法过滤掉广告时,你的思想更容易被腐蚀,很难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那将会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此刻,我浑身再次上下鸡皮疙瘩布满全身。
我无法想象我在一个全部被广告围绕的世界里,没有一丝喘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流逝的痛苦。
独立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反而因为科技而越来越少。
想到这里,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
【三】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与人闲谈的感觉。 他本人也是聊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谈及一个点能引经据典说的透彻,有“原来是这样的啊!”的拍手叫好的想法。也有刚刚提及,还想要听下去,遗憾不能继续听下去的意犹未尽,也只能说一句,别啊。
他本人手里就拿着一个扇子,坐在一个老式的那种太师椅上。旁边随性放上几本书,能感觉的出来,他本人十分惬意和舒服,一边扇扇子,一边聊。偶尔抖抖腿,晃晃脑袋。
他的自嘲也很有意思。例如那张被网友们恶搞的照片,例如网友们给他起的名字“矮大紧”。都被他拿来在节目里调侃自己,是很有趣的人,没错了。
我在看的过程中,边看边翻翻手机查查资料,看到不懂的地方,暂停下来,搜搜这个,翻翻那个,了解到的东西竟也多了起来。
节目里也有高晓松自己在视频节目录制之后补上去的注解之类的音频,初听有些突兀,有种节目连贯性不强之感,再接着听一听,也认为这正是这档节目有意思的一点:随性。
【四】
高晓松讲刘慈欣的作品《三体》,很喜欢节目里所配的插图,虽然还没有看过《三体》,但是配着讲述初步的画面感印象十足。
高晓松讲《三体》时,刘慈欣在书中所说,对人类文明和外星文明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较早的节目,高晓松预测奥斯卡,与真正的结果做对比。不记得具体预测的是什么,《三块广告牌》预测很准,也有猜不准,他便耸耸肩。一笑置之。边预测结果,边分析现在的市场背景,漫谈美国,中国以及各个国家的电影发展走向和趋势。
妙趣横生。
高晓松对谈麦家。讲严肃文学,讲麦家幼时文革家庭的背景对写作生活的启发等等。
两人喝着水,做在彼此对面,用一种很放松的状态去聊。
最新的几期节目里,讲大女主和大导演,讲他所理解的深刻的“女权”,他把这叫做女性觉醒:第一步是平权,第二部讲影视剧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的女主,女性也可以拧巴。不是男的伤害了女性,女性才可以变得强大。
女性也可以是拧巴的。在去看待别的女性的生活的时候,我可以更包容更开放,在身边的女性大胆去选择新的生活时,能够给他们一些鼓励。
这就是最棒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