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8日

作者: 潇子雯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01:14 被阅读33次

    今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篇抑郁症的科普文,全文一万字左右,看完后我发现我泪流满面,是的,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跑了出来。

    抑郁症的痛苦,相信只有同样也有抑郁症的才能体会到。

    抑郁症的人为什么要自杀,因为活着很痛苦,很可怕。

    讲真,我也有过,还差点自杀成功了。

    所以对那篇文章特别有感触吧。


    抑郁症产生原因:不太明确

    1基因层面,它就是这样的一个设定,类似家族遗传病。

    2现实层面,现实遇到不好的事情,产生的孤独感。

    3情感层面,负面情绪的累积,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导致抑郁。

    当怀疑自己是否有抑郁症的时候,作者建议去确诊,确诊之后找能理解能支持能帮助自己的朋友建设安全岛,如果没朋友,寻求专业的心理机构。

    如何判断找的心理咨询师是否靠谱?

    心理咨询师的目的就是帮助自己自救,所以你必须需要两个条件:

    001你需要有自助的能力,所谓自助者天助,内驱动力很重要。
    002你需要跟对方建立信任,有被救助的意愿。

    如果对方有以下特征,最好不要相信:

    001自称自己是高级咨询师,目前我国只开放二级三级认证,忽悠的最好不要信。

    002背景里有奇怪的海外学校的要警惕,因为有些含金量不高。

    003涉及HLP疗法的要警惕,自己多收集资料,对康复有帮助。

    004收年费的,不要钱的,要警惕,公益项目除外。

    005和你分享他人隐私的,和来访者有过亲密关系的,教你仇视他人的,都不可信,这些已经违反职业道德了。

    找心理咨询师的目的就是帮助自己自救,所以要有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要经常反思:我是在做自己吗,我是要做一个怎样的自己?

    能帮你做自己的是可以信任的,不能帮你做自己的是不可信任的。

    这里我想到了亲密关系里也是如此,父母对于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长成他想要的样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夫妻也同理,爱对方,就要接受对方本来的样子,不能强迫对方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

    如果身边有抑郁症的人,我们要做的不是同情而是共情

    作者举了个例子,好比一个人掉坑里,同情的人会想办法让对方爬出来,共情的人会跳到坑里,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再和对方一起出来。

    但因为共情比较累,所以要分情况。

    具体建议是:

    001对于路人,切勿同情心泛滥,要告诉对方,你无能为力,建议对方找专业的机构。

    002面对朋友,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可以寻求别的朋友给予帮助,人多可以消除对方的孤独感。

    003面对亲人,第一需要大量的学习相关抑郁症的资料,运用所学去帮助对方,第二要无条件的支持和陪伴,就是要运用共情能力,陪对方一起在坑里去感受痛苦,第三要寻求专业机构帮助

    最后作者讲了三个误区

    001跑步不能治疗抑郁症。跑步可能可以预防抑郁症,但无法治疗。

    002抑郁不是外部问题导致的,即使问题解决,还是无法解决抑郁症的状况。

    003自杀并非抑郁症最好的归宿,也不是一种解脱。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而死亡是不可逆的。

    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不要停止自我思考和探索,自助的同时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人,需要学习专业知识,给予更好的陪伴。

    如何预防抑郁症,作者没说,毕竟这篇是抑郁症的科普文,主要说的是得了抑郁症之后能做的事。


    我觉得我很幸运,在我得病的期间,我朋友们没有放弃我,联手把我从死亡的阴影中拉了出来,给了我最安全的避风港,还带我加入了行动营,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后来还加入了读书营。

    有时候真的要感谢抑郁症,让我看清身边真心对我好的人。

    也要感谢抑郁症,让我看到了自己。

    人们生来孤独,庸碌的人抱团取暖,优秀的人相互促进。

    连长又推荐我加入了智囊团,突如其来的荣幸,但又有些小不安,怕自己做不好拖后腿。

    与优秀的人同行,会促使自己也要变得优秀,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能更好的服务大家,就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1月28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utzxtx.html